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定于2021年5月25日下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专题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卫生健康专题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和向群先生;
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正宁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和向群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和向群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和向群: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云南建设,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健康根基。
下面,我从九个方面给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72.76岁提升到2020年的75.26岁,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持续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孕产妇死亡率从2015年的23.63/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2.4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15年的8.7‰下降到2020年的4.73‰,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总量持续增加
2020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6626所,比2015年(24187所)增加了2439所。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15年的5.01张增加到2020年的6.89张。卫生人员总数从2015年的30.46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45.89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的1.68人增加至2020年的2.6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2015年的0.9人增加至2020年的2.01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15年的1.97人增加至2020年的3.67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2020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2.7亿人次,出院967.9万人次,其中,基层诊疗人次为1.5亿人次。
三、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心血管病、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落地云南。全省16个州市实现三甲医院、中医(民族医)医院全覆盖。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省有4所三级医院进入全国100强,2所专科医院进入全国同类别前10位,三级公立医院整体绩效排在全国第18位。122所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达标率位列全国第8;22所县级公立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建成县级胸痛中心95个、卒中中心91个、创伤中心63个、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67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796个、心脑血管救治站493个,其中,卒中防治中心县区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1%,胸痛中心排名全国第三、西南片区第一,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致死人数1万人以上。2020年,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90.15%。
四、公共卫生水平持续提高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连续17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保持21年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县(市、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州市能诊断、县区能体检”。全省慢病防控示范区达到56个,国家级慢病示范区20个,死因登记报告制度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制定发布27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开展具有云南特色的人口较少民族营养健康状况调查。2020年,全省历史性地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艾滋病防控在全国率先实现“3个90%”的防治目标。
五、深化医改向纵深推进
全省公立医院2017年底全部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底,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面破除了实行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药品采购“两票制”。42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云县被列入全国100个医改典型案例。开展覆盖全省16个州市和部分省级部门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初步建立。
六、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新建县级中医医院10所,全省中医类医疗机构达到1729所,39所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要求,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整体绩效考核排在全国第12位。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从0.21人增加到0.39人,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从0.46张增加到0.64张。全省中医总诊疗人次数达到2908.6万人次。国医大师实现“零”的突破,2人入选“全国名中医”,2人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达到129个县全覆盖,评审确定65家“定制药园”。
七、健康扶贫取得全面胜利
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报销为基础,加大医疗救助,政府来兜底的“四重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全省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16年的61.15%提高到2020年的89.4%。针对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深度贫困地区,出台健康扶贫专帮方案,实施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组团式”帮扶。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对88个贫困县县医院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36种大病专项救治,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等重点慢病患者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28万户112.49万人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
八、创新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省环境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人的卫生得到全面改善。累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5个,国家卫生县城40个,国家卫生乡镇16个,省级卫生乡镇655个,省级卫生村6675个。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和红河州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安宁市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
九、健康产业发展与对外合作积极推进
成功举办2届“昆明大健康产业博览会”,连续3年举办(昆明)国际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全省大健康产业产值年平均增幅保持在15%以上,2019年底达1550亿元。积极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全省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数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昆明市延安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获国家批准。推进自贸区医疗卫生改革试点,与昆明、红河、德宏片区的优质医疗资源联合组建国际诊疗保健合作中心联盟。加强卫生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启动中国东盟10+1中老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家跨境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先后在缅、老、越3个国家22个边境县建立境外联防联控试点区域,建成“澜湄流域重大虫媒传染病大数据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面向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开展“光明行”“爱心行”等民心工程,为周边国家患者免费提供白内障、先心病救助。
“十四五”期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健康云南建设,坚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水平,为云南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守牢一条底线、聚焦两项重点、提升四种能力”:
守牢一条底线—不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做好充足应对疫情准备。严格医院、商场、机场等重点场所扫码、测温、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强对冷链物流、海关边检、医疗疾控等重点人群的定期检测,加强院感防控。统筹做好各类人群接种,科学精准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快速提高接种率,尽快构建免疫屏障。
聚焦两项重点—一是聚焦人民福祉达到新水平,全面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全方位干预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人民身心健康素质,维护好妇女、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深入开展“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力争12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效,做好健康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二是聚焦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和州市分中心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持续开展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提质达标晋级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医疗机构。
提升四种能力—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我省传染病防治条例,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推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和州市、县传染病院(区)标准化改造及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推进国际区域性疾控中心和6个省级区域性疾控中心建设。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制定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省中医医院新院等重点项目。做好省级高层次人才、第五批师带徒管理。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三是提升老龄健康及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推动老年医疗资源布局,实现90%以上的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4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20%。健全人口监测制度,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四是提升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加强公立医院建设、管理和考核,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广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强化医疗卫生综合监管。科学编制全省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安排细化为压茬推进的政策行动。深入落实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30条措施。加强“放管服”、卫生法治与综合监督等工作,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健康教育、对外合作等工作。
我的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和副主任的发布。下面,请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正宁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正宁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李正宁: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8天后又再次在这里和大家相聚。8天前,我发布的是综合体育工作,今天是配合卫健部门对全民健身作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健康离不开体育锻炼,运动促进健康。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人民健康与体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明确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宗旨。一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体育部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在加快健康中国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成为国家发展的远景目标,云南将同步建成高原特色体育强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群众体育改革与发展,1986年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调动了全社会重视体育、参与体育的积极性,1995年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成立云南省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掀起了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热潮。2004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云南省全民健身条例》,2010年起至“十二五”末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每年投资不低于1亿元,支持10个县(市、区)建设体育场馆、100个乡镇建设灯光球场、1000个村委会(社区)和边境县10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建设篮球场和乒乓球台,此外,千里边疆文化长廊、雪炭工程、民康工程、健康促进小康工程、体育扶贫、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为全省的全民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群众体育工作积极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和最美丽省份建设丰富内涵,充分运用云南“户外运动天堂”资源优势开发体育赛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沿边地区的跨境体育比赛与交流活动,打造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持续实施11年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是云南全民健身工作的最大亮点,被省政府列为2015年、2016年的十件惠民实事,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云南连续实施、持续加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规模和累积效应。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体育健身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成为提升当地群众身体素质、体育扶贫的有力抓手。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健身经费纳入预算,争取中央资金6.77亿元,省本级预算安排体彩公益金投入4.46亿元,共计投入资金11.23亿元,持续推进州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省县(市、区)级的体育场或体育馆全覆盖,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分别达75.73%和95.9%,边境25个县和少数民族地区5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2018年,省体育局开始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步道工程”,建设群众身边的登山、骑行、步行等健身步道,截至“十三五”末,共计实施合计3110公里的健身步道建设。强力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补短板,“十三五”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684块。各级公共体育场馆、社会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显著提升,乡村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比如,昭通市在2018年以前,仅拥有社会足球场地1块,足球项目发展严重缺乏硬件支撑,经过2年的补短板行动,昭通市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60块。对比“十二五”末,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23平方米提升到1.85平方米,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深入贯彻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共计投入2.81亿元实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全省实现大型、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全覆盖,丰富了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
我省群众性体育组织迅速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赛事服务能力及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以体育总会为龙头,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为骨干,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元化互促、联动、共进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发展格局。至2020年,我省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从0.22个增加到0.74个,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从0.5人大幅增加到1.31人。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以“全民健身日”为起点、贯穿全年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成为群众身边深受喜爱的体育活动载体,形成了以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重要赛事为引领,云南希望马拉松、云南乐走、冰雪活动等赛事活动品牌为支撑,以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创建为基础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建设体系。老年体育丰富多彩,全省100%的县(市、区)、89%的乡镇(街道)、76%的行政村(社区)成立了老体协组织,各级老体协举办综合和单项赛事4723届次。各级体育部门每年举办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超过1400场(次),年均超过2000万人次参与健身活动,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十二五”末的31.5%上升到“十三五”末的36.01%,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2212.3万人,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由89.1%提升到89.8%。
围绕健康生活目的地积极培育体育旅游系列产品,促进“体旅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昆明上合马拉松、国际红土网球公开赛、国际汽车拉力赛等7大赛事为龙头的“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国际品牌赛事,2015-2020年,全省共有63项次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彰显云南户外运动天堂的特色和禀赋。此外,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推动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对接融合,开展国民体质抽样调查、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监测全省国民体质和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状况,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治疗和搭建健康数据平台工作,编制《云南省市民科学健身知识读本》《高原马拉松科学参赛指南》,制定科学健身活动系列指南;连续举办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义跑希望马拉松,举办2020龙舟运动辅助乳腺癌术后康复邀请赛暨龙舟项目推广活动,体育运动助力癌症病人身体和精神康复;召开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首届运动处方师培训,融合体育科学与现代医学理念,积极探索“体医融合”新型健康管理示范模式。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对健身需求的日益旺盛,我们将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的力度,继续抓好“六个身边”的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请示汇报,对一些新兴和群众喜爱的项目加快制定出台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群众性的赛事活动组织管理,加强预案研判和应急处置,切实维护好广大健身爱好者的权益。我们也希望,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参与者能够更加了解自身情况,科学地选择健身项目和体育赛事,让“科学健身+安全健康”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前置条件。
走过波澜壮阔的100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将谨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肩负体育强国、健康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设重任,我们将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持续推进我省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加惠民便民,全民健身对全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彰显,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更加满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使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更加融合。
我的发布完毕,谢谢!
宗霞:
谢谢李副局长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网记者:
请问和副主任,漾濞地震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天了,请介绍一下省卫生健康委在这次地震中卫生应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的一些情况。谢谢!
和向群:
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关心,这几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云南的地震灾情。
5月21日,云南大理漾濞发生了6.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省卫生健康委立即启动了卫生应急响应措施,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就近的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地病所应急医疗救援队,他们接到通知后立刻出发。同时,我们还安排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疾控中心救援队立刻出发赶赴灾区。
当晚,省卫生健康委共派出5支应急队伍66人连夜赶到漾濞。其中,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人、省第一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先遣队10人、省疾控中心国家突发传染病防控队先遣队10人、省地方病防治所应急队10人、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专家6人。在这里我专门强调一下,派出救援的省第一人民医院和省疾控中心都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
随后,国家也派出了专家组。目前,在地震灾区从国家、省、州共计派出医疗卫生工作者273人,与漾濞当地的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国家、省、州、县、乡各级共同开展伤员救治、消杀防疫、卫生监督、心理救援、新冠疫情防控等工作。
地震发生以来,云南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有序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做到了救灾防疫两手抓,认真统筹各方面医疗资源,科学制定治疗方案,精心救治每一位伤员,全力做好灾区各项工作。所有医疗防疫人员在集中安置点、公共场所、垃圾存放点进行了环境消毒、消杀,消杀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我们还进村入户开展防震减灾、健康教育、卫生防疫的宣传工作,发放了5万余份宣传资料。在灾区的每个安置点和所有的自然村、行政村有11支巡回医疗队在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已对灾区的2400多名群众开展了心理干预。
截至5月24日24时,灾区共报告伤亡37人(其中,死亡3人,重症9人,轻症24人,1人已出院)。总体来说,所有伤员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灾区没有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体情况向好。
谢谢!
宗霞:
非常感谢和副主任向大家及时通报了漾濞地震灾区在医疗救援方面的相关情况。下面,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南信息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信息报记者:
过去一年多,云南卫健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请问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我省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为防止疫情反弹,下一步又将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和向群: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方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落实“五个管住”及“五早”措施,科学精准有效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多起疫情冲击,牢牢守住祖国西南大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是防国内疫情输入阶段,在全国最早将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最早将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按确诊病例管理,有效阻断疫情扩散。关键的第一个14天扩散系数(Ro)仅为0.74,是全国唯一低于1的省份,在湖北籍流入人数高居全国第5位的情况下,全省确诊病例位列全国第19位,是全国最早“清零”的省份之一。二是紧急打好湖北保卫战、咸宁驰援战。先后派出10批共计1158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支援的湖北咸宁市在湖北省16个市州中首批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治愈率 98.21%,在湖北省16个市州排第二;病亡率1.79%,为湖北省第二低,全体医疗队员“零感染”,“十里长街送英雄”载誉而归。三是坚决打好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严格落实“五个管住”,做实做细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2020年9月以来,先后抵御了15起境外输入性突发疫情,特别是前段时间发生的瑞丽市“3·29”疫情,我们迅速整合全省资源,对瑞丽市进行封闭管理,高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强化社区管控,坚决阻断疫情向外扩散,实现了疫情没有向瑞丽市以外地区扩散蔓延,没有患者病亡。同时,紧急调集疫苗,优先保障瑞丽市和边境地区,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为外防输入注入了强大底气。
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省委、省政府及早实施了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出台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30条措施等一系列全国领先的政策措施,投入资金超过300亿元。截至目前,299个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验收297个,完工率99.33%,29个传染病医院、1个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已开工建设,全省129个县(市、区)已经实现核酸检测能力全覆盖,全省日单检能力日前已经达到近70万;全省新增公卫人员编制2138个,安排10000个专项编制和岗位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云南卫生健康事业化危为机、迎难而上,将进一步为防控疫情、保障全省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努力。
期待媒体朋友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我省的卫生健康工作,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省体育局的领导,“十四五”时期,将如何通过体育抓手进一步促进大众健康?谢谢!
李正宁: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省体育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推进全民健身促进大众健康。
首先,要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群众身边的“六边”工程,“六边”工程是指: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为主要抓手,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如,健身步道、足球场地、体育公园等等,让人民群众在距家15分钟的路径内就能找到一处健身场所。
其次,要完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让广大群众参加体质测定,了解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我们还将积极联动卫生健康部门,秉承“体育健身先行,医疗防治跟上”的理念,组织大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步节、广场舞、工间操活动,组织国民体质监测、健康巡讲和咨询,培养运动处方师开具“运动处方”,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另外,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最后,省体育局将突出云南户外运动天堂优势,组织各类健身活动,打造云南体育品牌赛事,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健身,让云南的体育赛事品牌更好地助推城市名片塑造、地方经济发展。
当然,组织各类健身活动,我们要严格按活动标准和规范来组织,加强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加强赛事组织管理,广大健身爱好者也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参加适合自身的健身活动,确保通过健身促进健康。
谢谢!
宗霞:
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今天的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云南建设,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和副主任还就疫情防控和漾濞灾区的相关情况向记者朋友进行了通报。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充分宣传好今天发布会的相关内容,并持续关心、关注健康云南建设的各项工作,报道好我省在卫生健康领域所采取的有力举措,取得的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