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无障碍浏览

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42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08 17:35       浏览次数:

 

罗克惠等2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体系能力建设的建议》(0420),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的情况

中医治未病贯穿疾病各个阶段,近些年随着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比增高,防病治病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大众所接受。为满足人民群众治未病就医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省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一、2019 年,国家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2020 5 6 日制定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云南行动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0〕13号),结合我省实际,在国家15项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行动,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100%

二、2020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83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我省制定印发了《云南省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工作方案(试行)》,提出“113X”的建设模式,将治未病科作为11个必设科室之一。

三、202010月,《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发〔202018号)明确提出: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2022年,90%以上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中医治未病中心

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安排部署,全省州市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中医治未病中心,每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治未病服务指导中心,并指导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二、关于提供多种渠道,加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人才培养的情况

20201月,我省启动了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建立符合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高层次治未病骨干人才和师资,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治未病服务培训和指导。同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云南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中医治未病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高层次治未病骨干人才和师资;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治未病服务培训和指导,培养一批具有预防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加强针对中医治未病的继续医学教育,着力培养慢性病防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一批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下一步,我委将加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人才培养工作。

三、关于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治未病科室建设和支持建立以县域为单位的居民中医特色健康档案信息库,逐步扩大区域,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

2020年,我省积极向国家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200 万元,支持12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要求各建设单位从配备中医治未病设备优化服务流程及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开展中医治未病文化科普宣传制定优化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加强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建立起省级中心带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辐射乡村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同时,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开展治未病服务地方标准制()订。到2022,建设不少于10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与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最后,感谢对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省医药事业的发展。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