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无障碍浏览

对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30029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28 09:05       浏览次数:

张云松等4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昆明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议》(第12030029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谋划布局,构建医疗服务产业生态系统的问题

(一)关于引进一批医学院校的问题

目前,云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2个,其中本科以上办学项目19个,专科层次办学项目13个。省教育厅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论坛等平台机制建设,多渠道寻求合作项目,在医疗卫生领域大力开拓中外合作办学范围;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滇讲学授课,提高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能力;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奖励激励机制,给予高校启动经费奖励、办学效益奖励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奖励。全力配合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医疗服务中心。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全力协调资源,帮助推进医学创新型大学建设,与国际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建立联合办学、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支持并鼓励昆明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由教育部牵头国内一流医科大学,帮助云南省引进海外一流医学办学资源到云南合作办学,特别是围绕大健康城建设需求,在护理、康复、健康管理、老年医学等学科建设方面,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模式,促进云南省健康参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二)关于引进一批一流医疗机构的问题

紧紧围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一是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起草《云南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体方案》,成功入列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份,通过省院、市院合作共建方式,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心血管病、呼吸疾病、中医、肿瘤、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快速提升有关领域重大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引领、带动全省相应学科发展并跻身国内领先水平,带动医疗健康有关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云南省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已达成合作共建心血管病、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协议。昆明市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共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滇中新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积极争取肿瘤、创伤等更多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云南。

二是积极推进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结合《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省科技厅积极推进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向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提升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截止目前,云南省共认定恶性肿瘤、眼部疾病、皮肤免疫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等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拟培育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医风湿病、艾滋病防治,毒品依赖戒治等5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和2020年,累计对已认定的恶性肿瘤、眼部疾病、皮肤免疫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等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别给予省级财政科技经费补助。下一步,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推动覆盖健康云南行动、8个重大疾病领域国家分中心建设,提升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三)关于引进一批一流制药企业的问题

2018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18]19),提出促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10条措施,提出了重点培育和引进2-3家国内有影响力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和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等;明确了2018-2020年省政府每年统筹安排奖补专项资金,支持中药饮片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和关键环节突破的资金保障措施,引导形成中药饮片生产集聚、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国内龙头企业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滇中新区临空产业园、楚雄高新区庄句医药园区、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建厂。

随着我省对滇中新区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强,通过做大做强汽车及高端装备、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发展布局,吸引了国家大型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和博晖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将在滇中产业园区建设落户。这些血液制品企业的加入将使我省的生物医药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省药监局将利用政策、法规和技术专业优势,加快药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审批流程,整合优势资源为企业品种落地、药品生产GMP符合性检查、药品商业规模化生产、药品批签发抽样提供强有力技术服务和指导。

二、关于提升合作水平,打造国际医疗服务消费中心的问题

(一)建设云南国际健康医疗城。按照立足本省、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原则,建设集“医、药、学、研、康、养、旅”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健康医疗城,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水平,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世南亚的大健康产业中心。目前已完成国际健康城项目书编制工作,并积极协调推进玉溪市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创伤中心,支撑国际健康医疗城的建设。

(二)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卫生交流。一是提升周边地区医疗卫生综合水平,深度参与区域卫生治理。以省疾控中心、省寄防所、省地病所为依托,为南亚、东南亚国家培养公共卫生人员,向缅甸、老挝、柬埔寨派出技术专家,提供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推进与周边国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继续深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和老挝琅勃拉邦等省医联体建设,鼓励和支持省州市三甲医院建设中老、中缅、中越、中柬医疗联合体,并通过远程医疗协作网提供疾病诊疗、人员培训等,提高周边国家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提升周边地区医疗卫生水平。

二是夯实“光明行”等品牌活动。以中国-东盟中老10+1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建设为参照,将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建设拓展至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将各医联体作为“光明行”活动的固定载体,定期开展医疗手术活动,扩大医疗外交影响力。

三是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以及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项目,举办大型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传活动,搭建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参加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等。深化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辐射中心,争取在云南省中医院建设中医药国际诊疗中心。

四是积极推动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借助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大理)和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普洱)3家机构合并迁建的契机,在完成我省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的同时,建立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业务培训等工作。

五是推动建设区域性国际诊疗保健中心。依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建立国际诊疗中心和国际体检中心,为南亚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及其他重要人士提供体检、疗养、保健、诊疗等高端医疗健康服务。

三、关于完善制造体系,建设医药企业聚集发展中心的问题

(一)全面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由省药监局监督指导,各州(市)、县药品监管部门按属地原则对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依法监管的监督体系。认真贯彻国家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积极配合做好药品购销“两票制”的实施工作。把药品流通的货、账、票、款、证的一致性作为重点检查内容,要求药品流通企业购销药品,做到票、货、账相符,通过实施“两票制”,挤掉药品价格在流通环节中不合理的“水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打击药品购销中“挂靠”“走票”等乱象,保证药品供应,保障城乡居民用药安全。

二是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的质量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按照《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云药监生〔202016),全面落实中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流通企业及使用单位的质量主体责任,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专项检查工作,完善监管机制,形成常态化,有效保障中选药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基药配送企业按规定储存运输药品的监管力度。探索建立药品流通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药品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部门联合惩戒。协调推进覆盖药品、中药材等重要产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

(二)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一是近年来,我省生物制药特别是疫苗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我省分别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云南省以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仿制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户数和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8年翻一番,生物医药产业达到千亿元规模。同时提出,要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对于总部新落户云南省的生物医药世界500强或国内工业百强企业,一次性奖励。云南省企业或研究单位取得临床批件或进行临床备案,以及完成国内外I期临床研究的,按照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补助。

二是以迎接世界卫生组织(WHONRA评估为契机,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工作记录,形成质量管理手册,实施监管质量管理体系(QMS)建设,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疫苗NRA评估工作。在一系列鼓励生物医药发展政策鼓励引导下,云南省疫苗药品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云南生物所分别研制出了EV71手足口病毒疫苗,I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近日,昆明生物所的预防新冠肺炎的灭活疫苗二期临床试验顺利启动。这一系列的生物制品研发上市使我省的疫苗生物制品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二。

四、关于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医疗科技创新交流中心的问题

组织实施了一批生物医药重点科研项目,研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019年,围绕《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施工图》和《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产业创新重点和方向,以昆明为核心,在全省组织实施干细胞治疗技术和产品、疫苗等生物制药产品、生物合成、化学药、中药饮片、医用护肤品等产品开发、国际化注册和认证及成果产业化等15个重大科技项目。“发育、代谢复杂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创制与临床前研究”等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经费。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培育,研究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建设性,省卫生健康委将在下步工作中统筹谋划,全面提升全省医疗服务能力,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希望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