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健康长寿产业助力建设 美丽健康云南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19年,云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692万左右,占总人口比重为14.24%,比2010年上升了3.17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473.7万,占总人口比重为9.75%,老年人口的比重和绝对数都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大幅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大,我省老年医疗和养老服务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我省拥有丰富的健康资源,干净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清幽的碧水、神秘的雪山、绿色的草甸、碧绿的森林、青青的茶园,气候适宜、四季如春,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年保持在95%以上,适合发展康养的元素应有尽有,地球上可看的景观尽收眼底。2019中国康养大会上发布的“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昆明、丽江、大理、普洱4地上榜,康养城市数量和福建并列全国第二,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云南如诗如画的云上生活始终充满诱惑,是人们理想的健康养生目的地。发展健康长寿产业,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都极具重大意义。
一、关于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建议
我委历来大力弘扬敬老、助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积极推动《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2019年3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十三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明确规定“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老年人的风俗习惯”。认真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开展“敬老月”活动,先后组织了敬老公益短片征集、老年人预防电讯诈骗、“彩云百岁寿星关爱行动”、“敬老文明号”创建命名、“云岭十大孝星”评选表彰等宣传活动,持续办好老年文化艺术节、书法、绘画、摄影、诗词楹联展和声乐舞蹈大赛、老年合唱大赛,制播云南老年春节晚会,全社会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孝亲敬老意识日益浓厚,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日益强化。
二、关于医养结合推进情况
2016年9月,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西双版纳州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2016年12月,确定了昆明市官渡区、安宁市等19个县(市、区)和单位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与此同时,各州、市、县区也结合实际,开展了107个州市级和县级试点。通过积极努力,我省医养结合立足云南“未备先老、未富先老”和区域老龄化发展不均衡的实际,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谋求发展,指导昆明等地积极探索出“三体一式一型”等医养结合模式,极大丰富了医养结合工作发展内涵,基本形成医养结合多维度发展、多元化供给格局,为全省织密老年人健康养老保障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健康长寿产业平台搭建情况
自2017年起,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和二届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省内外数百家单位参展,接待数十万人次参观,现场达成合作意向上千项,现场成交金额上千万元,有力地塑造了“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品牌。
四、关于支持公立医院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
为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在规划设置上,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云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2016-2020年)》和《关于推进医疗康复和护理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控制综合医院,特别是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为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预留了发展空间。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构建疾病预防、诊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完整服务链。
在日常审批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并按照“非禁即入”的医疗机构审批原则进行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加大对医养结合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宣传,积极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申请设置医务室、护理站,为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积极鼓励达到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和支持业务用房富余的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
为落实简政放权、推进医养结合工作,2017年7月,省民政厅和省卫生计生委联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云民福〔2017〕13号),对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作出了相应规定,在接到申请,经审核符合设立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发证。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云南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健康服务功能,支持二级及以下公立医院转型发展成为医养结合机构、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有意愿的三甲医院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引导三级医院优化科室设置,增强老年病诊疗能力。加强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密切合作,促使医疗、养老等政策有效衔接,统筹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完善医疗、居家养老布局规划。落实扶持政策,有效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抓好我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云南“药材之乡”资源优势,支持研发以天麻、三七、石斛等云南特色中药材为原料的养生保健产品。建设一批集居住、养老和医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医养康养结合型康养小镇及高端社区。引导各地充分挖掘资源、气候、区位等独特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云南特点的康养小镇和养老服务基地,推动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云南候鸟式养生养老的魅力。
四是继续举办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和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加强国内外和省内外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医康养”产业领域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智力向云南汇聚,努力打造“老年人健康生活目的地”“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品牌,推进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