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磊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中医药防疫作用 促进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指示,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精准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部署加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云南中医药系统作为疫情防治中的一分子,第一时间成立省级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第一时间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修订下发了《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至三版)》,扎实开展中西医协同协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防治中西医协同协作机制的通知》,紧紧围绕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目标,推进中医药全程干预,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确诊病例184例,其中177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6.2%;累计治愈出院178例,中医药参与治疗172例,出院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 96.6%;175例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和影像学改善或治愈出院,总有效率达98.3%。4例无症状感染者100%使用中医药,目前已解除隔离3例。
一、关于加大宣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成药使用建议》的宣传力度方面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中医药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主动作为,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特色优势作用。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中新网、新浪新闻、网易新闻、腾讯网以及云南网、云南中医等多家媒体对云南省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进行了多方位、全方面的深入报道。2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对云南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相关情况作介绍。发布会后,《新闻联合播》记者就“云南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的治疗”相关问题进行专访。
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借助各大主流媒体和云南中医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我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工作的有益经验。
二、关于做好基础性防治工作,公布具有云南中医药特色的普适处方
结合国家第三版诊疗方案和云南实际情况,我省于1月23日及时下发《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针对与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敏感人群、高危人群、有基础病人群、免疫力低人群等五类人群,按不同体质提出不同的预防方案和调摄防护措施;针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出院康复病例不同阶段提出中医辨证施治指导方案。根据国家第四、五、六版诊疗方案,体现中医“三因制宜”,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我省又修订下发《云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至三版)》,将云南疗效明确、道地特色鲜明的中药民族药充分吸纳其中,并及时对临床有效处方进行推广。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调剂使用医院制剂相关物价配套政策
为进一步发挥我省中医药民族药优势作用,根据《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制剂应急审评审批和应急调剂使用的公告》,2月2日及时印发了《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应急审核工作的通知》,配合药监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用医疗机构制剂应急使用。目前,我省结合前期临床治疗经验的研究总结,根据中医专家临床协定方研制了10个中药(民族药)制剂并获得药监部门“绿色通道”快速批准,在所有定点救治医院应急调剂使用。中药制剂名单:贯防合剂、健体抗疫合剂、清瘟解热合剂、气阴双补养血合剂、香芩解热颗粒、七龙天胶囊、清肺解毒胶囊、金香清瘟合剂、黄芪扶正解毒合剂、化疫解毒合剂。
同时,为让民众在防病治病过程中享受到医院制剂效优价廉的实惠。根据省物价局、原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食药监局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文件的通知》文件精神,目前我省医疗机构按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和调整制剂价格。
四、关于加大支持药品生产企业、香料生产加工企业尽快复工生产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关于征集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批)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积极推荐医药企业进入第五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供企业名单,积极利用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和生物医药重大项目复工复产。目前,多家中药制剂企业全线复工复产。
五、关于发挥“香料之乡”资源优势,加快中医消毒和护理产品的研究开发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严格规范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确保用于疫情防控消毒产品质量,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紧紧围绕疫情防控的要求,牢牢把握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检查的四个关键,不断加大对省管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消毒产品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同时,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月2日,省卫生健康委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响应各级政府号召、复工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消毒产品的企业申请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开通“绿色通道”,对具备生产条件但因办理耗时长、暂不能提交相应材料的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由企业承诺在相应时限内补充提交相关材料后当场给予办结。此项举措减少了企业来回跑的次数,缩短了办理时限,对保障企业全身心投入抗疫应急重点物资生产提供了最大便利。
云南是名闻百遐迩的“香料之乡”,发展香料行业拥有很多优势,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据初步调查,云南省有300多种香料植物,居国内首位。其特点是品种多、门类全、特有种丰富。同时,云南省又是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大省,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药材种质资源居全国之首。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发挥“植物王国”“药材之乡”“香料之乡”的优势作用,借鉴中医“芳香辟秽”疗法,利用现代制剂提取加工工艺,研发有效、安全、便捷的中医药消毒和护理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云南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跨越式高质发展。
六、关于“尽快成立中医药预防和诊治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汇集中医中药、生物、生化、免疫等相关研究人员协同攻关,拿出理论依据、实验数据和临床证据,筛选开发用于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情况
近些年,省科技厅牵头开展了“云药之乡”认定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自2015年,与云南中医药大学联合设立“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药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支持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中医药创新人才。不断优化中医药创新基地布局,建设“云南省中医药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道地濒危中药材繁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中医药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2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通过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研发计划专项支持了一批中医药科技项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科技厅迅速行动,及时合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激励关爱广大人才在抗击疫情一线当担作为九条措施》(云组通〔2020〕6号),制定下发《云南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省“两类”人才选拔及出站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紧急启动“新冠病毒感染应急防治”专项项目征集工作,组织全省科研力量紧急开展应急相关科研攻关工作。其中,针对发挥中医药防疫作用,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实施“冠状病毒细胞与动物模型建立及中药药效评价”项目,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旨在建立细胞与动物水平抗病毒中药药效评价技术体系,完成系列中药药效评价工作;支持云南省中医医院实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药制剂研究”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及“未病先防”的优势,开展针对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患者及年老、体弱者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院内制剂研究。目前,云南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临床科研项目立项科技项目9项,其中省级2项,地市级7项。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云南省实验室建设工作,力争把中医药预防和诊治新发传染病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在省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统筹考虑。但鉴于开展传染病预防和诊治存在生物安全风险,需具备相关设施和条件才能依法依规开展,建立“中医药预防和诊治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需满足生物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研究相关设施条件要求。
七、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人才队伍和硬件建设情况,尽可能做到每个社区医院配备一名中医医师的情况
近年来,云南省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建立协同高效的中西医医疗救治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建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08所,其中三甲医院13所、二甲72所。92%的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建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7个、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21个、区域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5个;省级区域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中医药重点学科10个、重点专科77个。截至目前,全省97.48%的乡镇卫生院、98.5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9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5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89.8%的乡镇卫生院和7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中医馆,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达26.46%。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新评选省级名中医188名。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人才300余名。建有2个全国名中医、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和24个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继续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平台作用,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更多留得住的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不断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八、关于厚植中医药群众基础,让中医药进课堂、进教材的情况
2019年,我省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科普文化宣传和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绥江县新滩镇石龙中心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知识竞赛,腾冲市中医医院到腾冲市实验学校对小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宣讲。持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我省专门编写了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美丽云南》系列教材,其中大量融入中医药相关文化知识,介绍了云南白药、文山三七、冬虫夏草、昭通天麻等,充分展现了云南作为我国著名的“药材之乡”,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及身后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下一步,省教育厅和卫健委将持续加强对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发中医药特色课程和校本教材,鼓励综合性院校将中医药知识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鼓励学校以阅读、活动、实践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举措在课堂内外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加强中医药机构与学校的协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