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委员:
您提出的《云南民族民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反思》(第120300312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挖掘民间中医药人才的情况
我委高度重视民间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出台的《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传统医学师承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云南省卫生厅公告3号),对传统医学师承人员规范化管理作出了规定。
多年以来,我省共挖掘民间中医药人才1300余人。2007年,按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安排,我省在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试点开展了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从业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27名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2008年,按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安排,我省组织开展了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共考核认定了381名无医学学历背景的民族民间从业人员,发放了医师资格证书。2015年、2016年我省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人员认定工作,共计合格160余人。2017组织开展一技之长人员考核工作,共计657人通过考核。2019年,我省首次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有202名民族民间从业人员顺利通过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二、关于提高中医药人才社会福利的情况
我省积极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构建,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等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各类急需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及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各类技能人才培养。
“十三五”期间,争取省级财政75万元支持3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105万元支持21名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135万元支持45名第四批省级师带徒传承人培养。省级安排专项资金,会同州市、县两级对全省1.2万名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十三五”期间,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类医学生1531人;通过“定制药园”等鼓励贫困人口种植(养殖)中药材,2018年、2019年认定的65家“定制药园”种植中药材面积约16.8万亩,共带动建档立卡户14595户,增收10477.35万元。
2020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三十条措施》,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推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云南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持续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不断改善中医药人员的福利待遇。
三、关于加强民间中草药精髓挖掘与保护的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始终重视民间中草药精髓挖掘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医药文化与医药理论抢救发掘、整理继承工作。近10年来,先后完成了一批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编撰和出版工作,出版了《云南民族药志》《档哈雅龙》《中华本草傣药卷》《彝药本草》《中国傣药志》《云南藏医药》等100多部医药专著。2010年至今,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开展了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共整理出版20部文献,推广15项适宜技术;开展了少数民族医药传统知识调查,收集传统知识5000余条。2020年,我省专门安排中央经费130万元,用于传统医学知识挖掘、整理和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整理与推广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分6批启动开展了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截止2019年底云南省共上传数据库物种7215种(明确药用价值的有4164种),调查重点品种324种。调查948个中药材商铺,96家药企,获取376种中药材市场信息;对傣、藏、彝、纳西、佤等民族医药传统知识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走访1027名民间民族医生,收集传统知识5000余条。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建设了云南省药用植物物种保存圃、云南省中药资源标本馆、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展示厅及傣药南药研究检测中心,收集保存1500余种7000余份活体药用种质。正式出版《中国傣药志(上、下)》《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云南重要中药图鉴》等专著16部。通过本次普查,掌握了当前全省和县级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和基本所需药物的蕴藏量,为中药材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建立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促进珍稀、濒危、道地药材的繁育和保护。
四、关于鼓励中医药企业踊跃创新的情况
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19〕26号),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建设全国重要中药研发、生产与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全省4个企业通过样品检验及标准复核、GMP符合性检查。
省科技厅、省药监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科研创新发展。一是省科技厅持续支持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通过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省科技厅-云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专项、基础研究计划等多个科技计划,从基础、临床、产业3个环节全链条支持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2017年以来,共支持中药材标准研究、良种繁育、民族医药等相关科技计划项目57项,支持财政科技经费。二是打造高质量中医药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省科技厅2016年以来,安排中医药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财政科技经,支持云药资源品质检测公共创新平台、云南省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等9个中医药领域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和水平。扶持神威药业、新绿色药业、方盛制药、巨章生物等企业落地云南开展配方颗粒,经典名方、工业大麻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推进云南医药企业重组整合,为中医药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关于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委员的意见建议为导向,着力解决云南民族民间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利用好国家政策,继续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筛选出民间确有专长中医药人才;二是继续加强民间中草药精髓挖掘与保护工作;三是根据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中医药人才社会福利;四是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省中医药发展。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