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云南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相关问题》的提案,已交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省自然资源厅、体育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推进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积极履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协调州市和有关部门,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一是推进顶层设计。研究起草了《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实施意见》及《工作方案》(送审稿),提出9大重点任务和10大行动计划建议。研究起草《推进云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医疗、健康服务、健康保险3项重点任务20条发展措施。研究起草《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二是梳理大健康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新出台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积极配合省统计局初步梳理了全省大健康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三是推进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大健康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信息报送机制,起草工作考核办法。组建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医学科研、医学诊断、康养、休闲、健康保险8大产业专家组,成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州市建立重点项目全程服务保障机制,对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四是积极推进云南国际医疗健康城项目论证。多次召开论证会、专家咨询会,形成4.0版项目建议书。五是积极推进天麻、铁皮石斛进入国家食药同源目录增补计划,支持单采血浆站设置助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支持疫苗、干细胞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定制药园”认证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等等。六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成立委内大健康产业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级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和重点项目全程服务保障机制。与美国加州生殖医学中心、梅奥诊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太平保险、中信医疗等国内外企业、医疗机构及医生集团接洽会商,其中太平保险、中信医疗、国药集团等项目已正式落地。组织2018年大健康产业广州招商推介会、2018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参与2018年南博会、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与太平投资、费森尤斯、华湾资本、深圳一体投资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七是积极推进高端医疗。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落地云南,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布局省级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八是全力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研究起草《关于支持昆明市加快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进康养小镇建设。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积极组织调研学习,研究起草《云南省康养小区发展建议》,组织编制《云南省康养小镇发展规划》、《云南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等,提出全省8大康养类型及发展布局,指导各地健康生活设施体系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康养小镇建设。组织开展了41个潜在康养项目对象的选址论证和现场踏勘,召集有关部门联合论证,提出6个拟选试点项目的概念性设计方案报省人民政府审定。会同省投资促进局开展康养小镇招商工作。三是指导各地大健康产业发展。指导各地稳妥推进“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培育和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康复保健等健康产业。四是统筹开展县(市)域乡村规划编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大力支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助推“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
省体育局积极牵头推进体育品牌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云南高原体育基地群建设,打造国际化体育交流平台。主动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辐射中心”建设机遇,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赛事举办基地和国际高原体育科研中心,以昆明海埂基地为核心推进建设“竞技体育高原梯级化训练基地、全民健身康体休闲基地、高原体育训练科研基地、体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文化交流基地”五位一体的高原体育基地群。积极推进拓东体育馆改造提升,支持打造成为“体育赛事一流、体育文化浓厚、群众体育活跃”的公共体育活动综合体。二是积极打造体育赛事品牌。持续打造格兰芬多自行车节、“上合组织昆明马拉松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足球公开赛、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等系列国际精品赛事,吸引数十个国家数百支运动队伍参赛和开展赛事交流。指导沿边州市开展跨国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打造“体育旅游胜地”和“户外运动天堂”,逐步扩大云南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吸引力。三是着力培育体育旅游产品。遴选、推介体育旅游项目进入国家级博览会、省重点招商项目库,14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全面、深度挖掘和推介体育旅游资源、项目和产品。四是积极推进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以体育为核心元素,推进“体育+、+体育”,推进安宁温泉国际生态运动小镇、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休闲小镇、弥勒可邑运动休闲小镇、马龙高原运动休闲小镇、建塘体育小镇建设,着力打造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的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二、关于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
关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规划设计不及时、管理体制不统一、基础支撑不给力、科学研究待加强”5个方面的问题,对目前全省在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和凝练,非常有利于指导各地、各部门在下步的工作中,更好地以问题为导向,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有利于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三、关于提出的对策建议
关于“提高政治站位,理清思路;高位统筹,政策突破;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加强研究,搭建平台及加强督导,强化管理”5个方面的15条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将很好地指导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做好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必将有力地促进“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我们将在下步的工作推进中,认真学习借鉴,将各条对策建议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规划、政策和项目推进中,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统一思想、高位统筹推动,实现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下步,我们将深入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借鉴、吸收贵委提出的对策建议,按照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
(一)通过“六个一”全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一是做好一个规划,即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分析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各州市产业基础、特色,认真谋划布局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指导各地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是建好一项机制,即大健康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目前,省级、各州市均成立了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牵头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推动将大健康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强督促协调和考核评估,推动各地、各部门认真推进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定期汇总分析存在问题,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工作建议,推动形成全省上下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三是建立一项体系,即大健康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国家出台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尽快梳理形成云南省的大健康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明确大健康产业内涵、范畴,统一统计标准、范围等。
四是完善一批政策,即促进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医、药、康、养、食、游”等重点产业发展,梳理研究出台一批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完善,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五是搭好一个平台,即大健康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大健康产业专家智库作用,加强大健康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对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进行评估论证,提高规划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定期举办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以州市或部门牵头举办分论坛,加强信息交流和特色优势展示,吸引投资拉动,推进各产业快速发展。
六是培育一批精品,即围绕各地特色优势、不同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领域,培育打造一批大健康产业发展精品,形成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推动医疗健康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
结合我省打造全域旅游规划布局,推动高端医疗、中医民族医药、康复疗养、养生休闲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类型多样的健康旅游养生项目。
一是推动高端医疗融入旅游发展。推动云南国际医疗健康城、国家和省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充分融入各地旅游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参加医疗国际化认证,提升旅游患者的认同感,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端医疗旅游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充分融入特色旅游城镇、休闲度假区、文化街区、主题公园等,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在滇中康体养生旅游核心、滇西北文化养生旅游带、滇西温泉养生旅游带、滇西南生态养生旅游带建设中融入中医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康体文化养生品牌。支持将云南白药大健康产业园、昆明杏林大观园打造成全省的示范基地。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打造以优良生态资源为基础,依托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高原湖泊、风景名胜区及特色乡村旅游点,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和健康文化,以缓解疲劳、休闲养生、情绪调节为目的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
(三)推动医疗健康深度融入康养小镇、特色小镇建设
一是根据各州市发展定位,引入医疗、养生、养老护理、日间照料等健康服务,推动和培育养老、度假、康复等健康产业,打造“七彩云南·养生福地”和“候鸟式”康养小镇,培育一批面向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健康养生基地。
二是结合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布局,利用当地的气候、森林、温泉、特色食品、道地药材等生态资源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融入健身、养生、保健、膳食等健康文化元素,培育打造一批突出康养养生养老、健康食品保健品研发为吸引力的特色小镇品牌。
感谢贵委对推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贵委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