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无障碍浏览

对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19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9-07 15:14       浏览次数:

李立等7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改革慢性病患者用药瓶颈,落实分级治疗制度,解决患者更多的看病就医问题”的建议》(第0192号)已交我委办理,经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不断加强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工作措施为:一是推进体系建设。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安排我省建设了1080个乡镇卫生院、3927个村卫生室、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二是重新核定编制。2012年,省委编办督促各州(市)落实基层编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编。三是放宽基层人员招聘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启动基层高级职称评聘工作,解决了基层卫技人员有职业前景的问题。四是建立基层拴心留人机制。2015年起,将基层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比例调整至30%-50%,收支结余按比例提取事业基金、奖励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并明确了使用范围。2014年起,全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实施每人每月500元的岗位补贴,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到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2年及以上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岗位补贴。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推进。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医改办等部门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6140号)、《云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试行)》、《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云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双向转诊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和《云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报送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一是界定了“基本服务包”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签订服务协议、按需提供转诊和预约服务、按需延长慢病药物处方、提供一般体格检查服务和日常电话咨询等5项劳务性服务内容。二是规定了“补充服务包”的制定原则,在“基本服务包”基础上,根据签约居民健康需求和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际服务能力,拓展补充服务,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报销,剩余费用由居民个人承担。三是是优化药品政策,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可一次性开具治疗性药物不超过2个月的药量;针对不同病情的用药需求,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可开具上级医院相同药品。通过实施签约服务,践行全科医学理念,逐步让老年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二、以分级治疗制度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建立健全分级治疗制度是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分流病源,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构建有序就诊秩序,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重要举措。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治疗模式的重要内容,我省主要有4种模式:一是医疗集团模式。由三级医院牵头,组建由一、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性性医院联盟。利用三甲医院的学科技术平台,派出专家指导联盟成员机构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下级联盟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在医疗联盟、学科联盟的基础上,成立基层专家工作站,建站专家带领学科团队对建站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进行全方位帮扶。目前,以昆医附一院、省一院、昆医附二院、省二院、省中医院等为代表,全省58所三级公立医院均建立了医疗集团。二是县域医共体模式。以云县为代表的紧密型医共体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等全部下放县级医院,打破医院管理的行政壁垒,所有乡镇卫生院统一加挂县级医院分院牌子,并由县级医院选派骨干人员担任分院长,实现机构统一管理。建立“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编制和人员打包调配和柔性流动的备案管理使用机制,实现县域内卫技人员县乡纵横流动、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和统一培训,保障医疗机构用人自主权。全省开展医共体建设的共201个县。三是跨区域专科联盟模式。建立以专科特长为核心的专科联盟,省、州(市)三级医院分别以医院特色科室牵头成立专科联盟。联盟内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学术交流、双向转诊等措施,充分发挥联盟内各成员单位的优势,积极探索具有联盟特色的合作发展模式。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立专科联盟192个,以昆明市儿童医院专科联盟为代表。四是远程医疗协作网模式。依托云南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平台,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2017年,全省通过远程服务的人次达到32 万人次,累计服务209万人次,让县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省内外三级医院医疗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推进分级治疗制度落实。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医联体建设,打牢分级治疗制度基础。二是目前以医联体中核心医院功能定位及考核重点,推动分级治疗制度落实。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定期派出相应专家深入基层指导帮扶,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定期派出相关专家深入基层指导帮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使群众愿意到基层首诊,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三是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的打包付费。引导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收治适宜病人,明确向下转诊病人的优惠政策,重点引导三级医院向下转诊。探索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医联体内流动执业制度,将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四是加快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为医疗机构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五是依托现有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到2020年实现远程医疗“乡乡通”。鼓励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疗和业务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远程医疗服务。

三、药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进一步规范

(一)药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昆明地区省市城市公立医院自2017729日起,已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措施,目前,全省16个州市均已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对药事管理服务成本,通过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药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患者用药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各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管责任,切实依法维护好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比如,零售药店销售药品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特殊药品品种外,销售数量一般以医师开具的处方剂量为准。

(三)患者采购药品更加方便快捷。零售药店是面对广大群众销售药品的终端,药店销售药品品种根据审批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来确定。非处方药患者可以自选购买,即药店可以开架销售非处方药,而处方药则凭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推动健康云南建设,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和全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申时富 0871-6719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