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无障碍浏览

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0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7-05 10:26       浏览次数:

付永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委分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推进工作,在《云南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探索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创造条件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拓展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条件有限的养老机构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

为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在规划设置上,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云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2016-2020年)》和《关于推进医疗康复和护理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控制综合医院,特别是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为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预留了发展空间。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构建疾病预防、诊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完整服务链。

在日常审批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并按照“非禁即入”的医疗机构审批原则进行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加大对医养结合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宣传,积极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申请设置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为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积极鼓励达到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医养结合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业务用房富余的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

20177,为落实简政放权、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省民政厅和省卫生计生委联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云民福〔201713号),对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作出了相应规定,在接到申请,经审核符合设立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发证。

目前,全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运营的涉老医疗机构(含康复医院、疗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医务室、养老机构护理站、老年病医院等)共有55家,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和护理站有13家。

全省民政系统在册登记并运营的养老机构有769家,采取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模式。截至目前,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服务占比达64%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机构和工作模式:

医养结合机构的模式的探索:目前,我省大部分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多是在现有工作和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对养老机构或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医养结合改造,推进并逐步完善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新建、扩建项目,尤其是机构养老项目建设尚不多。譬如:昆明市对于床位利用率不足50%的医疗机构,500张养老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可以申请设置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以“一个法人、两块牌子”的共同体方式统一管理。

一是养老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内设医疗机构,如: 昆明市官渡区柏寿老年公寓,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成立福利医院。二是医疗机构向民政行政部门申请内设养老服务机构,如:昆明市康复医院拓展养老服务、曲靖麒麟区华府医院举办九龙养老院。三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服务,这种模式已在全省各地全面开展。四是拓展完善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如:临沧市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上门服务、“乐龄工程”、老年希望工程“三结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服务组织为实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工作模式探索:昆明市“两业(事业与产业)”并重,“公私(公立与私营)”兼顾;监测到位,协会补充,成立“昆明医养协会”;探索建立“三体一式一型”的“311”工作模式,即:第一,适应机构养老的“共同体”、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及老年病或老年人康复区域、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第二,适应机构养老的“协作体”,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医务派驻。第三,适应社区养老的“联合体”,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的“1+1+X”互惠互利,就近就便,双向选择。第四,适应居家养老的“嵌入式”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拓展服务。第五,适应候鸟式养老的“复合型”模式,即:医疗服务+休闲养生+健康养老,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完整医疗产业链、打造高端医养机构。

曲靖市的主要做法:一是落实普惠政策,出台配套政策,制定补贴政策。二是以“幸福餐桌”为突破的普惠性居家养老。分别探索建立了适应山区、坝区和城区特点的不同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三是以社会力量唱主角打造养老产业,培育特色化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坚持产业化发展。四是探索“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

大理州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的运营模式,如祥云县下庄镇中心敬老院引进民营企业玉龙医院投资合作共建医养结合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一体化。大理市民营企业南山医院利用其医疗资源开办养老服务,取得养老服务许可证,实现“医疗+养老”的深度融合,出现老年人排队等候一床难求的现象。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探索“医康养结合”模式。走“小综合、大专科、医康养结合”之路,建设集基本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大型医疗健康综合体。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造互联网+医养新模式:许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结合或融合,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医生实时在线系统,随时监控居家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实现老年人生活信息和医疗信息共享利用,做到急症早发现、早救治。如:玉溪市峨山县依托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彩票公益金和社保资金支持,为全县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建立档案;医养中心将所辖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介入玉溪市居民健康服务互联网大平台,做到实时动态跟踪。

构建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健康养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卫生、民政、人社、财政、住建、税务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必须有各个部门的政策支持。由于我省的医养结合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各地处于试点探索时期,今后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工作的政策措施,不断整合资源,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同时,也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2018620

(联系人及电话:唐红梅0871-671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