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      |    无障碍浏览

云南艾滋病防治:从重灾区到示范区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7-12-02 09:45       浏览次数:

捕获.jpg

2017年12月1日,人民网总网刊发了张帆、徐元锋、祝鸿伟、李发兴的文章:云南艾滋病防治,从重灾区到示范区的嬗变。(全文如下)

云南的防控策略中国领先,亚洲领先,全球领先!”这是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去年在云南德宏州考察时,对当地防艾工作的肯定和赞赏。

米歇尔·西迪贝认为,云南艾滋病防控为世界实现3个“90%”增强了信心,边境的防控为全球提供了典范。

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艾滋病流行最早、疫情最重、防控最难的地区,一度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战场。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云南连续开展了三轮声势浩大的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探索出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云南综合防治模式,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不断提升、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下降、病人生存质量提升的新局面。

今年1至10月,云南对1254.1万人进行了艾滋病监测检测,艾滋病疫情总体平稳。与此同时,新发感染率逐年下降,病死率从10年前的10%左右降至目前的1.9%左右,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云南,曾经的国内艾滋病重灾区已转变为综合防治示范区。

捕获2.jpg

云南省祥云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做HIV筛查。(李明 摄)

关口前移强预防

艾滋病重在预防,感染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积极治疗。艾滋病病人能像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一样,长期生活下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治疗,是否按时吃药……”

11月16日上午,云南省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城东社区会议室座无虚席,祥云县防艾办副主任赵瑞春正向社区老百姓宣讲防艾知识。一问一答,通俗易懂。

会议室外,村民正排队等候县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抽血检测。医务人员说:“一周就可以出结果了。”

在云南,这样的防艾知识宣讲和检测筛查活动,只是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工地、进厂矿(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场所等“六进”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捕获3.jpg

祥云县防艾办印发的防艾资料。(李明 摄) 

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宣传教育。”赵瑞春说,防艾宣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只有经常、反复地开展全民防艾宣传教育,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和检测率。“在基层,我们把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纳入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在社区和村(居)委会,都专门设立了宣传教育专栏、标语和公益广告。”

艾滋病反歧视宣传也很重要。”赵瑞春说,只有消除歧视,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艾”的良好氛围。

此外,云南还利用多种渠道,将关口前移,采取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集中培训、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突出对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针对年轻群体的特点,组织专家在直播平台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网络直播。今年9月推出的“云南省大学生防艾知识测试微信答题活动”形式新颖,就特别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重心下沉降感染

11月16日,在祥云县城东社区参加筛查活动的200名居民,都是自愿参加。一名村民说,“以前一提起艾滋病,觉得很丢脸,总是藏着掖着,而现在大家都主动参与筛查。”

这说明老百姓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自愿检测的积极性高了,这也是我们多年来持续宣传的结果。”居委会主任李明波说。

祥云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严发琦介绍,从2015年开始,祥云县对所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针对16岁至65岁做血液检查的就诊者,按知情不拒绝的原则开展快速检测。针对医疗机构的孕产妇人群、婚姻登记人群、老年人、流动人口以及其他艾滋病相关的重点人群多渠道开展检测工作。

要进一步扩大检测面,预防艾滋病传播。”今年8月,在云南省首届性病艾滋病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指出,只要能准确查清感染者的情况,就能实现后续治疗和病毒控制。

一定要把传染源检测出来,然后有效地管控起来。”专家认为,扩大检测面,就是降低新发感染率的有效途径。而扩大检测,除了大力宣传外,更需要医疗机构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测网络。

捕获5.jpg

在大理州艾滋病防治咨询中心 ,工作人员进行HIV快速检测。(李明 摄)

云南将防治重心下沉至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省-州(市)-县-乡-村’五级的防艾综合体系,在99.7%的乡镇可以开展快速检测。”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陆林说,云南有296个村和社区小组具有艾滋病快速检测能力,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体系遍及各地。

今年1至10月,云南共监测检测1254.1万人,占人口比例26.4%,较2016年同期增加29.6%,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663例,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

为了提高群众的自主检测率,云南还推行准确率达95%以上的唾液自行检测,已在50个药店销售唾液检测艾滋病试剂,无需采血,操作简便,20分钟即可出结果。同时,云南在6所高校新增了尿液试剂快速检测,检测人群可以不用到医疗卫生机构就可自我检测。

除了检测人数持续增加外,检测发现率也逐步提高,云南的检测发现率从2010年的58%提高到目前的80%,高于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

一站式”服务简程序

明天你和你媳妇都要做检查,不要吃早点也不要喝水。”

好的,那我们上次的检查情况咋样啊?”

各项指标都好呢。”

在大理州州庆放假的前一周,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红丝带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通知患者领药、做检查。

电话那头的小安(化名)和妻子两年前同时被查出感染HIV。“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万念俱灰。”

后来,小安和妻子在医生的多次劝导下,决定在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小安和妻子的病毒得到控制,工作和生活都很正常。

现在国家的政策那么好,吃药检查全都免费,医院的服务也非常周到和细致,我们一定会坚持治疗。”小安说。

其实,小安和妻子在检测结果出来时,医院就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由专业医生和个案管理师告知检测结果,提供咨询和心理辅导,治疗和检查都在医院内完成,治疗过程中还有红丝带中心的精心管理。

他们只要放平心态,安心接受治疗,剩下的事都交给我们来做。”红丝带中心工作人员张先生说。

捕获6.jpg

感染者和病人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洱海明月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取药。(李明 摄) 

所有感染者和病人不论CD4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是多少,只要本人愿意,全都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陆林介绍,云南已建立了省、州、县、乡四级一体化、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网络体系,感染者和病人在全省129个县(市、区)均可接受到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

据统计,云南目前有7.5万余名感染者和病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2011年至2015年,通过治疗避免了23745名处于艾滋病期或低CD4的病人死亡。

云南正在推行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即把初筛诊断、确认诊断、CD4检测、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统一集中完成。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波说,“一站式服务”改变了以往治疗者在疾控中心和医院之间奔波的状况,简化了转介程序,缩短了检测和入组治疗时间,实现了降低病死率的目标。仅在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死率就从2005年的18%下降到现在的1%。

关怀救助送温暖

在大理州祥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采访时,李增菊医生正在给小芬(化名)1岁的小孩做检查,“这个宝宝是幸运的,母婴阻断很成功,没有被感染。”

这已是对该小孩做的第三次免费检查。

四年前,小芬在婚检时被检测出感染HIV,“当时非常恐惧。”后来,小芬在李增菊的指导下,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使用了母婴阻断技术,正在做免费检查的孩子是她成功孕育的第二个小孩。

看到小宝宝平安出生,感觉太有成就感了。”检查结束,李增菊抱着小芬的小孩激动地说,“每次来医院,我都要抱一抱,亲一亲。”

对个案管理师杨玲来说,母婴阻断成功,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在她的工作笔记本上清楚地记着,已有37个宝宝健康出生,今年还有5个在孕。

目前,云南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妇产科均能够开展母婴阻断服务。今年1至10月,全省共为1014名感染HIV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采取率为100%。

小芬说,两个小孩现在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健康的小孩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生活的希望。”

看到姐姐成功母婴阻断后,同样感染HIV的妹妹小丽(化名)也在今年通过母婴阻断,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孩。

两姐妹,三小孩,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检查结束临走的时候,李增菊有时还会准备一些必需品送给姐妹俩。对经济困难的家庭,医院还会不定期提供救助。“平时的一个微笑,或者一句鼓励,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欣慰。”

捕获7.jpg

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均享受“绿色通道”申办低保。图为工作人员在整理相关材料。(李发兴 摄)

云南,由于山高路远,有些感染者和病人在治疗期间嫌路太远,或是产生药物反应,出现心理波动,经常用“我不吃药了”来“威胁”医生和管理人员。

而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坚持,终身服用。“对依从性不好的感染者和病人,我们只有耐心地开导,反复做思想工作,我就经常拿我的例子来讲给他们听。”在社会组织工作的小霞(化名)也是一名感染者,走出阴影后,今年3月加入到大理州洱海明月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对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进行关怀和支持工作。

作为我国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检测和感染者管理、艾滋病临床治疗、关怀救助、母婴阻断等方面的工作,使新发感染率逐年下降,病死率从10年前的10%左右降至目前的1.9%左右。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比例甚小,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83%,注射吸毒、暗娼新发感染率已分别下降57.1%和85.3%。

米歇尔·西迪贝认为,云南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卓越,真正为全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表率。

但不容乐观的是,云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基数大,流行时间长,性传播比例已占九成以上并持续上升,边境地区输入病例逐年增多。云南防艾工作仍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去年5月,云南省启动了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继续举全省之力防治艾滋病。陆林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多年防治工作成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落实防治措施、筛查救治感染者、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一个拐点”“两个阻断”“三个90%”,即全省新发感染率下降的拐点,阻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实现HIV检测发现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病毒抑制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