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宗旨 不忘责任挺身而出勇救群众
来源: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12-06-27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2年4月19日早晨7时许,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医务处副处长、院医纠办主任杨礼聪像往常一样,送女儿到学校后来到望海公园晨练。突然“砰”地一声巨响,一辆电动车不慎撞上街边一根路灯杆,车上的两名各背着一个婴儿的中年妇女重重地摔倒在地,地上血迹斑斑,两名女子和娃娃均不同程度受伤,坐在后面的那名女子头破血流、口鼻冒血,躺在地上纹丝不动。正在附近晨练的四五十人闻讯后纷纷跑了过来,现场一阵惊呼声:“哎,看样子,那个女的不行了,很可能有生命有危险!”,却没人上前进行施救。危急时刻,杨礼聪赶紧站了出来,发挥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特长,他在检查伤者脉搏、颈动脉搏动微弱,心跳也一度停止的危急情况下,及时展开救助,先拿纸将重伤妇女口鼻腔中的血抠出,然后实施胸外心脏按压,1分钟后,伤者的心脏开始有了复苏迹象。杨礼聪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10多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杨礼聪帮忙将伤者抬上车,然后消失在了人群中。经过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及媒体记者3天的苦苦寻找,才知道当时勇敢站出来救人的好心人就是杨礼聪主任。
    杨礼聪同志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20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一是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政治立场坚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他勤学善思,除在工作之余主动自学外,还积极参加医院、科室和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始终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并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党员在思想方面的先进性。 
    二是在本职工作上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门诊部工作期间,积极配合医院加强门诊规范管理,简化就医流程,延长服务时间,方便患者就医,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服务。在医务处工作期间,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工作,对全院医疗业务、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实施科学管理,检查、督促院方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施,保障了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2005年10月,医院成立医纠办,有着10多年普外科从医经验的杨礼聪通过竞争上岗,成为医纠办的主任。放着好好的医生不做,偏要到受气受累又得罪人的医纠办去,杨礼聪作出的这个决定,让同事不理解,让家人想不通。然而,杨礼聪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有临床医生的经验,医疗纠纷也见得多,只要与患者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处理医患关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医纠办有5个人,人手少、压力大。一年到头,医纠办从投诉到产生纠纷的事件有数十起,光接待患者家属就达300多人次,一天一“小吵”,两天一“大架”,挨骂、被吐口水,甚至被抓扯,已是常事,面对种种发泄在他头上的怨气和谩骂,他忍辱负重,冷静处理。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他的电话号码,很多人都知道,面对患者家属一触即发的火爆情绪,他带领医纠办工作人员除了保持最大的克制,还得要有十足的耐心和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为了吸取教训,起到警示作用,医纠办还要按医院要求,对造成医疗纠纷的科室进行通报并处理到人,有的科室对处理结果不理解,在外面受了气的杨礼聪同样还得遭受同事的非议,两头都不讨好。不过,他已习惯了忍辱负重,学会了立体思维,他说:“我们不是为处理纠纷而处理纠纷,重要的是能够为党和政府分忧解愁,防止矛盾升级,保证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正是因为他们的敬业,到目前为止,经他们处理过的医疗纠纷,没有一起不满意而被患者投诉上访,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转化为社会恶性事件。想到这些,杨礼聪的心里又多了些许欣慰和踏实。
    繁重的工作让杨礼聪的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绷紧状态,有时他还会接到不明身份者的恐吓电话。疲惫不堪的他有时也动摇过,拥有医师资格和律师资格的他,无论干什么,都不比他现在这个工作得到的回报少。可医纠办工作的特殊性让杨礼聪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知道,这些年来,和患者打交道,虽然饱受委屈,甚至替人背过,但却得到了磨炼,为医院挽回了损失和声誉,拥有了别人所无法拥有的成就感。由于白天说话太多,下班回到家里,疲惫不堪的杨礼聪不愿意再讲话,甚至还因此影响了夫妻和睦。后来,他和妻子说明了原因,才避免了误会。有时候憋久了,杨礼聪也会和家人发脾气,时间长了,家人也习惯了、理解了他。有时候工作晚了,吃不到饭,杨礼聪就随便啃几块压缩饼干,懂事的女儿知道爸爸经常不回家,总会悄悄地往爸爸兜里放几块巧克力。而终日忙碌奔波的杨礼聪,却根本顾不上家人,女儿今年要考高中,正处于关键时刻,可他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人过生日,他不能到场;亲戚朋友聚会,他总是“缺席”。他始终牢记宗旨、不忘责任,始终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负组织培养,不负领导信任,不负同志关心,不负群众期望,做到了全心工作、真心为民。
    三是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保持严谨细致、求实苦干的作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虚心向身边所有人学习,听得进意见,改得了不足。他始终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从不参与赌博及其他低俗活动,始终维护单位和领导良好形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做不利于单位和领导形象的事,不说不利于单位和领导形象的话。他爱护公共财物,始终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他严于律己,依法办事,坚持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疾风知劲草,点滴见精神。他把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写在了心里,在大力倡导向雷锋同志学习、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的今天,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昭通市卫生局供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