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水痘:症状与风险
1.病原与传染性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和接触疱疹液或污染物传播。
潜伏期10—24天(平均14天),患者在出疹前1—2天至所有疱疹结痂前均具传染性。
2.典型症状
前驱期:发热(38℃以上)、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类似感冒。
出疹期(24—48小时后):
皮疹分布:首发于头皮、躯干,呈“向心性分布”(四肢较少)。
皮疹形态:经历四个阶段——红斑→丘疹→水疱(疱液透明后浑浊)→结痂,伴剧烈瘙痒。
黏膜部位(如口腔、眼结膜)也可能受累。
3.需警惕的并发症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
皮肤细菌感染(如脓疱疮、丹毒)
肺炎(尤其成人或咳嗽加重者)
脑炎(头痛、呕吐、嗜睡、抽搐)
新生儿感染或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二、家庭治疗与护理要点
1.隔离与观察
严格隔离至所有疱疹完全结痂干燥(通常≥14天),避免接触孕妇、婴儿及未免疫者。
每日检查皮疹状态,监测体温和精神状态。
2.缓解不适
止痒: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开破损皮肤),剪短指甲,戴棉手套防抓挠;瘙痒严重时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
退热:体温≥38.5℃且不适时,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
皮肤护理:穿宽松棉质衣物,温水淋浴(勿搓破水疱),破溃处用碘伏消毒,继发感染时涂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
3.支持性照护
饮食清淡易消化(如粥、面条、蔬果),多饮水。
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
玩具、衣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煮沸消毒。
4.何时立即就医
高热不退(>39℃)或持续超过3天
皮疹化脓、周围皮肤红肿热痛
呼吸急促、胸痛、频繁呕吐
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或颈部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