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服务实施3个多月效果如何——《云南老年报》专程回访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6-10 15:52       浏览次数: 【字体:

“王爷爷行动不便、双下肢水肿,躺着的时候要垫高双腿,照护时要特别注意……”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甘美医院)住院楼全科医学科病区的病房,护士李文瑞一边向护理员卢华兰说明患者情况、明确照护重点,一边做拍痰、翻身的专业示范。

 

自今年2月中旬正式启动“无陪护”试点病房以来,随着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全科医学科、骨科、呼吸科等科室推行“无陪护”病房,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个性化且价优质高的照料,医护人员能够更便利地为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服务,医务管理更加顺畅,免陪照护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患者舒心

老年患者入住“无陪护”病房后,住院期间有专业的免陪照护服务,心理得到慰藉,家属也更安心。

“以往住院请护工太贵了,没人护理又怕摔跤,不敢去卫生间、不敢去买饭,让孩子来照顾会影响他们工作,每次住院都觉得自己在拖累家人。”79岁的王爷爷说,“无陪护病房的免陪照护服务,费用不高。护理员不仅陪我做检查,帮我洗脸洗脚,还会帮我买喜欢吃的饭菜,我很满意,孩子们也很放心。”

“免陪照护服务减少了外来人员数量,病区管理更加便利。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个性化照护服务,费用也比较合理,切实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避免了‘黑陪护’不专业、不规范操作造成患者损伤的情况。”全科医学科病区组长马应珍说,“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都支持这项工作,病人的满意度也非常高,这让我们更有动力了。”

医护安心

据了解,市一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6岁,出于便利自身和减轻家属照护负担的考虑,大部分患者对免陪照护服务的需求度较高。作为该院最早试点“无陪护”病房的科室,医护人员对免陪照护服务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

“试点‘无陪护’病房,我们除了要为住院病人开展日常的专业护理,还需要对护理员进行培训。虽然她们在上岗前都进行过基础培训,但还是要根据本科室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照护重点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和提醒。”护士李文瑞表示,前期觉得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护理工作走上正轨后,感觉医护工作更加顺利了。“比如以前经常会出现多次提醒病人和家属检查准备事项,但总有病人因忘记或吃了东西导致漏检或无法检查的情况。现在除了一些特殊的检查,都可以由护理员陪伴患者完成。夜里护理员还会夜巡,帮助高龄、失能患者如厕,更能减少患者发生意外情况。”

从仪容仪表到日常生活照护的严格要求,科室和第三方共同监管,定期开展考核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市一院对护理员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得到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护理员也表示受益无穷。“非常感谢护士的悉心教导,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专业素养提升了,护理起病人来更规范、更熟练,患者和家属也更信任我们,工作机会多了,收入也更高了。”护理员卢华兰笑眯眯地说。

管理顺心

在马应珍看来,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并根据本地区和本院实际情况开展的“无陪护”病房免陪照护服务,为科室医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

据市一院护理科数据统计,自今年2月正式试点“无陪护”病房以来,共开放“无陪护”病床72张,床位使用率达90%,其中呼吸科床位使用率达96%,“黑陪护”现象基本消失。护理部主任姚娜介绍说:“各科室的患者对‘无陪护’的认可度非常高,对护理员的满意率达到92%,护士对护理员的满意率也达到80%。我们收到了患者送的5面锦旗和7封感谢信,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护士节礼物。”

5月15日,市一院启动第三批“无陪护”病房,北院区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南院区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第三批试点科室。“我们将持续优化‘无陪护’病房‘专业照护+人文关怀’服务模式,提供更优质的‘病情观察—生活照料—心理支持’一体化服务,打造独具本院特色的一流服务品牌。”姚娜说。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