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因“四河三山六面坡”的特殊地理环境,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但2024年,该县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由2021年的57.12%升至67.67%。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屏边县,随着重点中心卫生院建设等一系列切实举措的落地执行,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生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技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024年,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联合制订一系列项目实施方案,聚焦“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着力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20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对持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病治病及健康管理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相关政策设计,云南省将于2023—2025年投入6亿元,对遴选出的120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每个项目单位5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主要用于科室建设、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完成90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县域医疗副中心)的选建。”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年,屏边县和平镇中心卫生院成为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单位。屏边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树平介绍,该县依托重点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高标准谋划,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和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涛介绍,对标国家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围绕标准中建设行政、临床、医技、公共卫生四大功能区布局要求,和平镇中心卫生院对综合楼进行立体化改造,推动标准化专科门诊、心脑血管救治站、现代化手术室及标准化产房等建设。屏边县还对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为和平镇中心卫生院配备腹腔镜、手术显微镜、冲击波治疗系统等专科诊疗设备。
同样通过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项目实施收获新技术、新项目的还有临沧市临翔区博尚中心卫生院和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中心卫生院等中心卫生院。
博尚中心卫生院院长段廷波介绍,该院新增设备41台(套),新开设科室8个。“现在,我院能进行CT检查,并开展吻合器包皮环切术、部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固定装置取出等多项新技术。”段廷波介绍,该卫生院2024年诊疗人次较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实施前增加8.4%,业务收入增加32.9%。
勐糯镇中心卫生院以“大综合、小专科,强门诊、拓住院”为发展思路,借助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项目的东风,新增16排CT、利普刀(LEEP)、宫腔镜、腹腔镜等先进设备26台(套),开展57项新技术、新项目,诊断病种数从399种增加到562种,就医环境和流程得到优化,平均候诊时间缩短15分钟,群众满意度达到95%。
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求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参照二级综合医院人员配置要求配备人才。”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对院区建设、设备配备等硬件进行升级,该省还要求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养培训,配齐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药师,以及口腔、眼科、麻醉、儿科等紧缺人才,以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实力。
罗树平介绍,屏边县在人才建设上实施“双轨制”人才培养,制定人才靶向培养规划和县级专家驻点帮扶需求计划。截至目前,该县医共体总院已累计下沉12名业务骨干到和平镇中心卫生院驻点帮扶,帮助开展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
自开展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以来,为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先后外派48人次到市、县级医院进修,并依托县级医疗专家下沉帮扶工作重点培训医护人员25名。“2024年,通过大学校园招聘27名专业技术人员,职工总数达到108名,医护人员能独立开展多种常规手术。”勐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兴雄介绍。
博尚中心卫生院实施人才“引育并重”计划,引进2名医学专业人才,招聘1名大学生乡村医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67.6%。医共体牵头医院下派帮扶人员146人次,助力卫生院补齐各专业人才。“我院完善了人才激励机制,将医护人员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增长1.5%,队伍稳定性得到增强。”段廷波说。
信息化助力能力快速提升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共体上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支撑。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要求中,明确提出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常态化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
“屏边县由医共体总院主导、分院支持,共同筹集资金实施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罗树平介绍,该县除一体化部署医院信息系统(HIS)等基础业务系统外,还建成了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影像等业务协同系统,搭建覆盖县、乡、村的远程心电诊断网络。“我县还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建设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智医助理’系统,辅助基层医生诊断患者10万余人次,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罗树平说。
博尚中心卫生院依托临翔区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与医共体总院HIS互联互通以及双向转诊,并常态化开展远程心电、远程B超、远程影像和远程会诊服务。“2024年,博尚中心卫生院完成远程心电诊断7652例次、远程影像诊断8849例次、远程会诊746例次,开展远程培训2950余人次。”段廷波表示,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实时共享,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这些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成果,是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发展,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这些经验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为群众健康福祉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