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教科文卫工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医务名匠”名单公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云南省阜外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管委会主任、心外科五病区主任王小啟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医务人员。
2021年8月,王小啟从北京来到云南,把国际一流的外科手术新技术应用到云南,提高了云南省心血管外科临床诊疗水平。
作为科研专家,王小啟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持重点研发课题3项……致力于全省心血管疾病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心外科专家,从医三十年来,王小啟累计独立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7000多例,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双侧乳内动脉原位搭桥技术进行左侧心脏全动脉化搭桥的概念,牵头完成国内最大一组的双侧乳内动脉搭桥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提升了全省心血管病的诊治水平和救治能力。
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来源于王小啟心底强烈的信念感:做一个好医生治病救人,用心守护健康。
扎根边疆 让心血管患者有“医”靠
“我只有短暂时间能跟你聊聊。”7月26日周五一早,记者与王小啟取得联系。上午手术结束后,他要立即赶到昭通市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下午有一台右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周六有两台二尖瓣置换术、一台双瓣膜置换手术,周日需要给基层医生培训……为云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王小啟给自己定的“任务”,这个“任务”,几年来他一直践行着。
“会在云南工作到退休,成为一名‘新云南人’”。谈到来云南工作,王小啟滔滔不绝。
王小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北京阜外医院)第一个正式调动到云南省阜外医院工作的心血管外科医生。“2019年派驻云南工作三个月,当时我看到云南和北京心外科发展的差距非常担忧。尤其云南心血管疾病高发,一些重、难、急的病人,很难得到一个优质、高效、科学和体系化的治疗。”王小啟说,云南需要高水平心血管外科专家。
为了让云南的心血管外科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2021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云南省阜外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的统筹安排下,他毅然决定扎根云南,把自己30年来的学术和临床积累带到边疆,在云南开展心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王小啟的到来,为云南省阜外医院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来云阜之后,王小啟积极推动云南省阜外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同质化发展,努力将各项事务做细做实,保障医疗质量稳步推进。“心脏外科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一个团队的共同成长。”他培养了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术前——术中——术后的大外科团队,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得到第一时间的治疗。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构建了“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外科诊疗绿色通道,使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接受诊断及救治;同时,医院2023年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85例,其中新生儿手术46例,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医院打造多学科团队制定“产前产后一体化”围生期管理治疗方案。截至目前,医院已为百余名先心病患儿开通产前产后一体化绿色通道,患儿们均获得高水平的救治。
精进技术 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
今年1月8日,在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的指导下,王小啟带领团队完成云南省阜外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为确保手术安全,王小啟第一时间组织准备工作预案,调集资源,部署专业团队全力配合、支持本次移植工作。1月9日,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出院后恢复良好。
“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展让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截至8月,云南省阜外医院已完成9例心脏移植,患者均获得成功救治,标志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已步入国内领先行列。”王小啟说。
一直以来,王小啟最大的心愿是看到患者康复出院。为了这心愿,他不断精进心血管外科临床诊疗技术,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让患者“出家门”就能看好病。
王小啟在云南省内率先开展“双侧乳内动脉搭桥术”,此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云南省在该项技术的空白,提高了云南省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远期桥血管通畅率及生存率,2023年共完成冠脉搭桥术400多例,处于全省领先。同时,王小啟带领团队实现了主动脉根部替换(David手术)在云南省阜外医院的常态化开展,这项手术被称为“金字塔顶尖手术”。
培养人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1年以来,云南省阜外医院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从医以来,我得到了阜外医院的培养,现在我们也要培养云南当地的人才,因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王小啟看来,点燃人才引擎,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
“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已经明显受压迫,导致右冠灌溉的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右心功能受损。术后通过俗称‘人工肺’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让患者的心脏、肺脏、肾脏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脏、肺脏、肾脏功能恢复争取时间……”在云南省阜外医院急诊病房,一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急需急诊手术。由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类型,王小啟带着年轻医生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指出了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听了王小啟的建议后,年轻医生们感到获益匪浅,“王老师对这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一些关键地方进行了分析指导,让我们这个技术更规范,更细致,使我们这个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这种“带徒制”教学,王小啟和年轻医生们都已习以为常。
2021年以来,王小啟组建心血管危急重症团队,建立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体外生命支持救治体系,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并推进相关技术在我省的运用和推广。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后研究生1名,培养出能独立完成心脏外科手术的术者10名,带教能担任第一助手的进修学员10名,为云南省基层培养能胜任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监护、围术期管理和出院后随访的骨干医师20名。他还围绕左心房和钙激活钾通道中流场力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性,以及介入治疗在婴儿(7—36个月)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适用性展开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生物力学机制探讨和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等系列实验和研究。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是他持续在推动的工作,2021年以来,他在昭通、玉溪、大理等多地建立专家工作站,到省内各地讲学、查房、带教、指导手术。2023年7月29日,在王小啟带领下,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开展了首例心脏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为患者成功“补心”,填补了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
朴实无华、无私奉献、超强责任心这三个关键词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他夜以继日默默耕耘的真实写照。“医”路漫漫,行则将至。王小啟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哪里的病人需要,哪里就是他坚守的地方,无怨无悔地奔赴一场守护人民健康的生命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