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中山医院。 通讯员 邓星瑞 摄
2023年4月,玉溪市成功入选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试点城市,也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同年9月,玉溪全面启动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市、区)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解决”目标,全面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推进玉溪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玉溪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首轮调整于2023年12月启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778项。
一直以来,玉溪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抓改革、强投入、建机制、优服务,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8年的77.28岁提升至2022年的78.2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62%,各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优质高效发展,实现6个100%: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100%由业务骨干担任,公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100%分设,医共体100%成立党委,县级公立医院100%通过提质达标验收,乡镇卫生院100%建成慢病管理中心,县级公立综合医院100%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83个,连续8届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打造高水平医疗体系造福群众
“玉溪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紧扣高质量,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全市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在2023年底召开的玉溪市卫生健康大会上,玉溪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以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主线,以不破不立的思维推动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重构,构建多层次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更好更优更便捷健康需求。
会议提出,玉溪市要以入列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机遇,重点实施“12492”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全市医疗资源重构,争取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玉溪经验。
何为“12492”?具体来说,“1”是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云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省级高水平医院,力争实现大病不出省、少出省。“2”是建设“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和中医城市医疗集团,推进优质资源扩容下沉。“4”是建设精神卫生中心、儿童中心、遗传诊断中心、肿瘤中心4个专病中心,有效提升地市级三级医院救治主力军能力。“9”是推进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另一个“2”是构建县乡村慢病一体化、市县乡急救一体化,推动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供给。
走进澄江市竹园北路玉溪市中山医院,一家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大型医院已经成型,医疗设备采购、开业物资采购、后勤第三方服务、医疗专项建设指导等开业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目前医院已经依托原澄江市人民医院院址开展过渡期运营工作,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管理团队、新一届中层干部和首批玉溪市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已全部到位。
玉溪市中山医院是云南省和中山大学合作共建的一所公立医院,借助中山大学优质医疗资源,实现项目医院与依托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创了云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新模式。玉溪市依托市中山医院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布局,在高位推动、长远谋划、创新模式、高效落实等方面推动医院加快建设发展。
兜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守护健康
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城西片区,新平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正如火如荼。该项目于2022年8月18日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74110.50平方米,总投资5.65亿元,主要建设综合主楼。项目完工后,可增加优质床位550张、传染病床位100多张。“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全县医疗系统的硬件设施会有非常大的改善。”新平县总医院副院长刘家会介绍。
为充分发挥全市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快速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玉溪市于2023年9月25日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推动9个县域医共体在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四个方面实现“真紧密”,目前9个县域医共体100%实现人员、财务、药械、绩效统一管理,100%建成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实现乡检查、县诊断,累计为基层群众开展远程心电、影像诊断22.61万人次,阳性率达64.57%。着力建强县域专科群,建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打造基层特色科室群。
目前,9个县(市、区)申报验收临床服务五大中心43个,县级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100%覆盖,56%的县级公立综合医院通过第二阶段提质达标验收,52.4%的基层中心卫生院达到基层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1至11月,县级公立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22.4%,微创手术量同比增长36.5%,全市县域就诊率94%,基层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8.6%、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3.69%,二三级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11.18%、3.06%。新平县医共体总医院改革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案例、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提升服务质效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通海县内外群众骨科诊疗需求,通海骨伤医院规划建设通海李文安骨科医院建设项目,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地基建设紧锣密鼓。“项目建成后将设置床位384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在省内首批开设发展骨内科,成立骨与关节疾病预防体检中心,从骨科疾病治疗转为预防,同步推进医养结合、康复一体化,极大丰富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为群众提供舒适、优质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通海骨伤医院院长李家贵介绍。
2023年底,玉溪市“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和城市中医医疗集团授牌成立,进一步重塑玉溪医疗服务格局,构建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更好更优更便捷健康需求。授牌成立的玉溪市“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和城市中医医疗集团,是玉溪市成功入选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试点城市建设的任务之一。
针对全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玉溪市构建“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由玉溪市人民医院牵头,玉溪市中山医院、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溪市儿童医院等6家医院为枢纽,整合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由玉溪市中医医院牵头,联合红塔区中医医院、江川区中医医院,组建玉溪市城市中医医疗集团,辐射带动提升红塔区、江川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同时,为加速推动市县两级医疗资源融合发展,玉溪市于2023年11月印发《玉溪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模式更加优化,医疗资源供需更加均衡,就医格局更加合理,居民就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市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市域重点疾病患者外转率下降50%,县域就诊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记者 李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