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抢抓历史机遇,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加速推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缓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匮乏、区域分布不均和专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为切实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主动作为,制定《云南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专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设立了标准、指引了方向;积极谋划研究,计划从管理体制、财政投入、编制管理、人才队伍、薪酬制度、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药品耗材采购、科研技术创新、服务范围扩展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发展滋养。
今年以来,遴选了8个专业10家州(市)级医院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项目医院覆盖了人口基数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各地先后引入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并在配套政策、建设资金、项目用地、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心全意做好引进专家的工作生活服务保障,解决好引进专家的后顾之忧。
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站上了新起点、迈入了新轨道、驶入了快车道。玉溪市聘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为市政府副秘书长、玉溪市中山医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4人管理团队到玉溪市中山医院任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项。大理州聘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8名专家为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或学术主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8项,将优质医疗服务辐射到周边7个州(市)和四川、西藏等地。在既往22年友好合作基础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每年向德宏州人民医院至少增设1个专家工作站,派驻人员驻德宏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年引入新技术、新项目突破5项。
大批优质医疗资源的注入,为云南相关州(市)带来了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高超的疾病诊疗技术和高效的创新转化平台,通过管理、技术、品牌平移,实现与输出医院的同质化发展,加速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增量扩容、平移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曾经需要远赴我国东部城市和我省省会城市诊治的部分疑难病症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的好医院”便捷就医,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重病难”问题,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