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近段时间,不论是肺炎支原体、流感,还是近期引发热议的合胞病毒感染都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家长提问,除了了解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控知识外,能不能从别的方面给孩子们更多的防护。为此,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旭东,就中医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方面进行了解答。
化痰为主,补虚扶正
对于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杨旭东表示:“其实每到秋冬季节本就是这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并非今年特有的情况。”“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历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属于中医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的范畴。中医认为,这类疾病是因为外邪侵入人体,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肺脏受损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这样一些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会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症状特点和不同的体质特征,辨证分型,来精准治疗。”杨旭东建议各位家长朋友:“在冬季,尤其昆明等地,由于气候比较的干燥,家中常备一个加湿设备,有助于改善咽痛、咳嗽等情况。”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这样一些症状,中医主要采用宣肺解表利咽的治疗方法,同时根据儿童的特点,配合相应适宜的中医外治方法。针对发热、咽痛这些表现,根据年龄,小年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可以采用穴位推拿和按摩的方法;对于学龄期的儿童,可以采用中药贴敷等方法;针对咳嗽、咳痰,可以采用经络的走罐、拔罐,还有穴位推拿等方法,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在疾病恢复期,对于儿童有些表现为咳嗽、乏力、食欲差的,中医会采用健脾化痰、补虚扶正的治疗方法。”杨旭东说:“我们有好几种院内制剂对于早期的呼吸道疾病感染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也适合孩子使用。”
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有优势
那么,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症患者,中医药优势在哪里呢?“从当下来看,呼吸道感染病人人群里面,尤其是儿童这个群体,还是以轻症为主,轻症占了绝大部分,主要表现是上呼吸道感染。真正的肺炎,尤其是出现重症肺炎的这类病人,应该说是少数的,是少见的,所以大家也不用紧张。即使是孩子确诊为重症肺炎了,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大部分孩子预后都是良好的。中西医在整个的救治过程中,中医药不但能缩短高热时间,更能够阻断疾病向重症和危重症进展,而且在预防出现微生物耐药方面还有重要意义。”
中医防治呼吸道疾病
在中医来看,其实对于各类疾病更重视预防:
1.穴位按摩:是以中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2.三九贴、三九灸、督灸:此三者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可达到温补阳气,助阳散寒之效。
3.中药足浴:冬天泡脚,藏精温肾。双足穴位众多,中药足浴直接作用于足底要穴,激发人体经气,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4.膏方: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在冬天,内服滋补膏方,强壮身体,到了来年春天,精神抖擞,步行矫捷,思维灵敏,故民间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的说法。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由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束。
“此外,也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一是加强场所的通风消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适当增加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的消毒、清洁的频次,确保公共区域环境清洁卫生;二是减少公共场所人员聚集;三是规范正确地佩戴口罩。在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或环境密闭的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习惯性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或口,对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杨旭东提醒。
提高肺腑抗病毒能力的食疗小配方
民以食为天,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白色入肺,如山药、芡实、白萝卜、百合等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秋收冬藏”的说法自古有之,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冬季是要“藏”的时令,即阳气内藏、生机潜伏,亦是全年中最适宜温补养生的时机。
百合银耳羹:主要食材是百合和银耳。百合银耳羹具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补肺益气、强精补肾、滋补美容等功效。
萝卜猪肺汤:萝卜、猪肺、杏仁煲汤。具有顺气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山药排骨汤:山药、排骨煲汤。具有补中益气、润肺补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