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脂变和脂肪储积。人体正常情况下,肝脏的脂肪含量在2%—4%之间。如果肝细胞中的脂质堆积超过了肝自重的5%,或者是在组织学检查中看到肝组织三分之一以上的肝细胞发生了脂变,这种情况就会被认为是脂肪肝。
1.脂肪肝的表现
轻度的脂肪肝并不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在体检的时候会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右上腹不适、隐痛或胀痛、恶心呕吐、皮肤发黄、易疲劳等症状。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症等与脂肪肝有密切关系,亚洲人群体中也有部分“瘦型”脂肪肝患者。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很瘦,但是他们的肝脏脂肪含量却超过了5%。
普通型脂肪肝并不可怕,只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尤其是减轻体重,就可以有效缓解。其中,减重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降低5%—10%的体重便可以使肝脏脂肪恢复到正常状态。
2.脂肪肝的危害
肝癌
单纯性的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癌。有报道指出,单纯性脂肪肝并不必然经历脂肪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阶段,而是可以直接向肝癌转化。根据一份回顾性资料的研究,大约有16%的肝癌患者是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化而来。
糖尿病
脂肪肝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有发生脂肪肝较高的概率,并且更有可能发生脂肪肝、纤维化以及进一步向肝癌转变。同样的,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其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提高,而且治疗十分困难。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也是脂肪肝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还需强化对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5年内出现心血管疾病是正常人群的5倍。
内分泌紊乱
脂肪肝患者可能同时伴随多种内分泌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3.脂肪肝的预防
避免饮酒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脂肪肝,都应该避免饮酒,特别是酒精引起的脂肪肝。有资料显示,在戒酒4星期至6星期后,肝脏中的脂肪就会明显减少,或降至正常水平。
控制体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脂肪肝是一种“富贵病”,那些喜欢吃大鱼大肉、点外卖、吃各种甜点的人,更有可能得这种疾病。减重是一项需要下定决心和不断坚持的长远工程,但也不能一味地靠节食来进行,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有可能会因为出现绝望的饥饿感,从而造成减重失败。
不要吃过多的糖
对含糖饮料、糕点等精细食品严格控制。比如奶茶、蛋黄派、榴莲酥、糖果、糕点、蔗糖、果脯、蜜饯、奶油蛋糕等相对“甜蜜”的食品,其实是“糖衣炮弹”,对血糖和血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少吃和不吃。
适当摄入脂肪
人体所需的一些脂肪酸必须从饮食中获取,而且一些脂肪酸还会参与磷脂的合成,这些都有助于脂肪从肝脏中顺利运出,从而促进脂肪肝逆转。生活中,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油脂以及含有丰富胆固醇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