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就犯困?可能是4种疾病找上门
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1-01 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所谓“春困秋乏”,随着天气渐凉,不少人都发觉这饭后困倦更重了。而这真的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吗?还是身体亚健康的提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虞艳芳表示,二者皆有!

虞艳芳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周三下午

专家擅长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性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骨矿盐代谢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及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垂体疾病的诊治。

没错 吃得越饱就越困

虞艳芳表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碳水为主,而高脂、高碳水饮食会刺激我们体内产生一种色氨酸,色氨酸又会变化成5-羟色胺(血清素),5-羟色胺再转化为褪黑素,而褪黑素正是促进睡眠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吃越多碳水,吃得越饱,就会产生越多的褪黑素,也就越困!”

同时,饭后胃肠为了帮助消化食物,血流会集中到胃肠道,副交感神经会兴奋,脑、心脏的血供相对非进食状态减少,有些人就会表现为心率减慢、呼吸减慢、血压偏低的困倦状态。由于正常人有一些代偿的机制调节,不会因为以上症状感觉特别难受,但是对一些有疾病状态的老年人,饭后的这种低血压、低心率、心慌、胸闷的缺氧状态就会比较明显。

这些引起犯困的疾病要排查

2型糖尿病: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会感觉不耐饿,还没到正常进餐时间就开始有低血糖反应。虞艳芳表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就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同时还有胰岛素分泌延迟。也就是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不能及时分泌,而在进食后血糖开始下降时,胰岛素才开始大量分泌,此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进一步下降,就会导致餐后低血糖,更容易出现饭后的这种犯困、心慌、饥饿感。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是我们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一个激素,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缺乏,如果替代治疗不完整或者没有治疗,就容易嗜睡,再加上饭后本身就容易困倦的一个生理状态,甲减患者饭后可能会比别人更感疲惫无力。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本身心肌供血不足,进食后血液都到了胃肠,患者就容易觉得胸闷、低血压。因此,虞艳芳也主张一些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如果早晨空腹服用降压药容易在早餐后有血压偏低的情况,可以把降压药调整到两餐中间吃,避免饭前服用降压药,而且要注意血压、心率的监测,如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心梗的前兆者,要及时就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些人白天老是困倦,可能是夜里没睡好,尤其是易憋醒、打呼噜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睡眠中大脑缺氧,睡眠质量下降,使得第二天整个人处于困倦状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改善后,将对体重、血压、血糖的控制都有帮助。

这些方法让你打起精神来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碳水、高脂食物摄入,换成一些粗粮、蛋白质和蔬菜,因为粗粮、蛋白质的升糖指数低,而升糖指数越高,越容易促进褪黑素的产生。

改变进餐顺序,先喝点素汤,再吃蔬菜,接着再吃蛋白质,最后再来吃碳水。一开始喝了汤、吃了蔬菜、吃了蛋白质,会产生饱腹感,后边的碳水摄入就会适当减少,血糖也就不会升得太快。

吃完饭不要马上去躺着,可以活动一下,晒晒太阳,处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人会感到更警觉、清醒,建议户外活动10—20分钟再来午休。

可以饮用一些提神的淡茶、淡咖啡,同时要注意补充钙,特别是一些容易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虞艳芳也再次提醒,饭后困倦可能不仅仅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后,如果仍然感到困倦,应及时就医检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