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来,各大医院儿科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加。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郭诚医师介绍,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它的发病有季节性特点,治疗也区别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家长们要引起足够重视。
郭诚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师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低龄儿童要注意喘息表现
郭诚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于5岁及以上儿童,5岁以下儿童亦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往往也提示病情较重。另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成串的咳嗽。
“其实家长自己还是很难识别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关键还是依靠实验室的检查,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郭诚提醒,肺炎支原体感染部分患者会有喘息表现,尤其是低龄儿童。“孩子发烧可能没那么严重,但家长们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喘息或者呼吸困难,即吸气的时候锁骨上方出现一个凹,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并不一定会导致肺炎
但可合并细菌、病毒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能会引起肺部的炎症,这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并不一定都会导致肺炎。肺炎支原体除了可以导致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持续高热时间比较久的、喘息特别厉害的,则可能演变为重症。感染症状比较轻,或者本身抵抗力不错的孩子,早期就开始用药,及时遏制住它的感染,可能就局限于上呼吸道受累了。”郭诚表示,很多家长觉得肺炎支原体感染很难治好,其中还涉及到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的感染的问题。“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用药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几种感染叠加在一起,可能症状就比较重一些,治疗周期也更长。”
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首选药物
但不建议自主、随意用药
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无效,一般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进行治疗。郭诚介绍,根据2023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推荐,一般轻症患者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但小孩的体质不同、抵抗力不同,病情的发展速度、轻重程度也不同。有的孩子在发烧初期就口服阿奇霉素了,但是病情仍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肺炎。同时,为了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因此不建议自主、随意用药,应咨询专科医生,结合孩子的症状和既往病情,在明确病原后合理、规范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发展为重症。
目前没有针对性疫苗
注意室内通风和手卫生
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针对性疫苗,只能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必须要去的话建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