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科学健康孕育”。我国每年出生缺陷患儿高达80万-100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畸形儿诞生。
孕前检查作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关口”,显得尤其重要。现实中有一些准爸准妈对孕前检查说“不”,这些理由却经不起推敲。
一驳就倒的8个理由错误
错误理由一:出生缺陷发病率低,我怎么可能是那个倒霉的人。
解读:在我国,每20个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有出生缺陷。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据测算,我国每年将新增先天性心脏病超过13万例,神经管缺陷约1.8万例,唇裂和腭裂约2.3万例,先天性听力障碍约3.5万例,唐氏综合征2.3万至2.5万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7600多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错误理由二:婚检和产检我都做了,就不用做孕前检查了。
解读:婚检和产检不等于孕前检查。这三类检查各自的检测目的并不同。
孕前检查可以发现5大类影响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并对部分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研究显示,在做孕前检查的人群中,至少一半都会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例如吸二手烟、肥胖等。及时发现并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错误理由三:孕前检查是女方的事,跟男方没关系。
解读:生孩子绝对不是女方一个人的事。
首先,男性生殖系统异常可能会引起不育,此外,通过生殖系统检查和血液检查,还可以排除一些导致不育和胎儿异常的感染性疾病。更常见的是,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等,也会对精子质量有直接影响,导致生育力和生育质量下降。
错误理由四:高龄或者流过产的人才做,我平时很健康不用做。
解读:平时身体健康,哪怕每年体检都正常,也不代表孕前检查一定没事。
有一些常见疾病,通常并无任何症状,例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约为2%至3%,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智力发育有影响。此外,孕前检查与普通体检相比,增加了对梅毒等的筛查,而这些正是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的病原体。
错误理由五:家里爸妈很有经验,注意饮食,适当运动,补充叶酸,就没问题。
解读:经调查发现,几乎一半的备孕女性存在不规范服用叶酸的情况,如有些女性无特殊病史,每日常规服用5mg规格的叶酸,有些还经常漏服或中止服用。目前推荐在孕前3—6个月,每日补充叶酸0.4—0.8mg。孕前检查可提醒备孕妇女规范正确补充叶酸。
错误理由六:一胎很顺利,孩子也健康,要二胎,没必要做孕前检查。
解读:对于备孕二胎的妈妈们来说,孕前检查同样很重要。
二胎备孕时不少女性已经处于高龄状态,可能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并且生殖能力可能会降低,因此更需要进行孕前检查和咨询,以尽量避免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错误理由七:我一年前做过孕检项目,现在要娃,没必要再检。
解读:通常而言,孕前检查的有效期是6个月。
如果超过6个月未怀孕,重新计划妊娠的话,可能健康情况发生变化,建议再次检测。尤其像甲状腺功能、病毒检查、阴道分泌物等项目,需要再次检测,以确保母体健康。在备孕期间,叶酸也应该持续每日服用,以避免中断后意外怀孕的情况发生。
错误理由八:孕前检查纯自费检查,太贵了付不起。
解读:事实上,孕前检查不用花钱就能做。
2010年由原国家卫计委启动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旨在为计划怀孕夫妻免费提供一系列的孕前优生保健服务。
预防出生缺陷,从备孕期开始,做好孕前检查,种下一颗健康“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