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处理的六大常见误区
来源:云南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9-12 09:03       浏览次数: 【字体:

患了肺结节我们要怎样正确对待?

肺结节的处理有以下六个常见的误区:

1.不重视,不复查,不随访。

有些人有侥幸心理,认为既然绝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自己也不一定会成为小概率事件,发现肺结节之后不予重视,出现了症状才来就诊,才发现耽误了最佳诊治时机。虽然肺癌是肺结节的小概率事件,但对于个体而言,却是“无”或“100%”,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那个“100%”。很多肺结节并不能从单次的影像学结果中准确判断良恶性,往往需要多次复查。因此,建议肺结节患者要到专业科室就诊,遵循专业意见定期复查。

2.过度担心辐射。

担心可以理解,事实上,我们推荐肺结节患者复查应用的低剂量CT检查,它的辐射暴露剂量约为1.0毫希沃特。什么概念呢,我们生存的自然空间里本来就存在很多来自宇宙的辐射,这种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年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沃特。按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数据,每年在20毫希沃特以下都是安全的。所以,肺结节的低剂量CT复查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

3.不保存影像资料。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时期多次影像结果的比较对于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非常关键,因此,影像资料的保存非常重要。

4.盲目吃药消炎。

有些患者总希望采取一些更为积极的处理方法,比如希望通过吃药来消除结节,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绝大多数存在时间较长的肺结节并不能通过抗生素来消除,盲目应用抗生素无助于肺结节的治疗,反而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对于建议定期复查的肺结节,不建议使用包括抗生素、中医中药在内的常规药物治疗。

5.盲目进行PET-CT检查。

PET-CT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PET-CT检查对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或者实性成分不大于8mm的部分实性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而且,PET-CT检查相对来说辐射剂量较大,价格也相对高昂,因此,不建议肺结节患者盲目地进行PET-CT检查。

6.过于频繁地复查。

我国是肺癌大国,因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使得人们对肺癌谈之色变,相当一部分有肺结节的人担心自己的肺结节是恶性的,或者短期之内变成恶性肿瘤。我们理解部分肺结节患者的焦虑,但是,肺结节本身有它的生长规律,我们反对不复查、不随诊,也不建议过于频繁地复查,无谓地增加辐射剂量,建议按照专业意见进行合理的复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