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是胚胎期间心脏发育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位于心房间隔的右上方,通常在胎儿出生后即关闭。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融合,若超过1岁未能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即使是成年人,也有20%-25%的人群卵圆孔不能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卵圆孔未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心悸、晕厥和窒息等。通常情况下,卵圆孔未闭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有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指的是人体胎儿期发育不完全或出生后没有正常闭合的状况。通常情况下,人体的器官和结构都会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但有时候由于一些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器官可能无法完全闭合。
卵圆孔是一个位于胎儿心脏的孔洞,它在胎儿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胎儿的呼吸是通过胎盘进行的,所以肺部并不需要充分发挥作用。而卵圆孔的存在可以让血液绕过肺部,直接进入主动脉,从而保证胎儿体内的血液循环顺利进行。婴儿在出生以后,卵圆孔应该逐渐闭合。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出现很多的健康问题,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脏出现杂音,其他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等。对于婴儿来说,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
1.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卵圆孔未闭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家族中有卵圆孔未闭患者,患上该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遗传突变可导致心脏结构出现异常发育,其中就包括卵圆孔未能完全闭合。
2.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异常也可能会导致卵圆孔未闭。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心脏的结构正在逐渐形成,如果发生错位或者是发育不良,就很有可能导致卵圆孔无法完全关闭。
3.母体在怀孕期间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等行为都被证实与胚胎心脏发育异常有关。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会干扰胚胎正常的器官形成。
4.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卵圆孔未闭的一个可能因素。母体缺乏某些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可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叶酸缺乏,被认为与卵圆孔未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卵圆孔未闭的危害
1.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
卵圆孔未闭使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增加了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2.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由于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增加了形成脑血栓的风险,这可能导致脑卒中。
3.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由于卵圆孔未闭,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这有可能导致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