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云南省肿瘤医院为您答疑
来源:云南省肿瘤医院资讯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1-04 15:5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新冠疫情形势发生了变化,肿瘤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平均年龄大,并发症多,在新冠疫情中感染风险大、严重事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因此,肿瘤患者的新冠病毒预防以及感染后的自我照护极为重要。

为了对肿瘤患者进行科学指导,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癌症中心围绕疫情期间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组织多科室权威专家,整理撰写了《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指导手册》。该手册内容涵盖新冠病毒分型、特点及检测方法,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及就医注意事项,以及各器官癌种、不同疾病进程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的临床诊疗及自我照护注意要点等肿瘤患者最为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新冠感染?

1.尽量减少出门。避免传染的最好办法就是非必要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若因衣食住行必须出去的要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不建议去人员密集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被传染的风险。

2.如需出门,一定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能极大概率地避免被传染,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3.勤洗手。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此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无论如何,饭前洗手、便后洗手、接触东西后洗手非常必要。

4.增强免疫力。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所有治疗手段都需要配合、调动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自身免疫力的强弱才是战胜病毒的决定因素。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心情愉快、适量运动,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补充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

二、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成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高于非肿瘤患者,高龄和4周内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风险更高。疫苗接种是肿瘤患者最关键的预防手段。建议肿瘤患者如无特殊情况,应按照推荐剂量和剂次完成疫苗接种。根据《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专家意见》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的最新综合建议: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等实体瘤患者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肿瘤患者建议接种疫苗的情形如下:

(1)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后身体情况良好的早期肿瘤患者;

(2)已完成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至少1个月的康复期患者;

(3)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

(4)恶性肿瘤术后超过3年,不再进行放化疗的患者;

(5)肿瘤控制良好、免疫力正常、处于复查阶段的患者。

2.肿瘤患者建议暂缓接种的情形如下:

(1)拟行手术的肿瘤患者应避免在围手术期(术前1-2周至术后并发症恢复出院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应至少在化疗前2周或化疗结束后1-2周进行疫苗接种。其中,正在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疫苗接种应推迟到中性粒细胞恢复之后进行;

(3)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短程放疗的患者可待疗程结束后再行接种疫苗;

(4)内分泌治疗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需病情稳定后再接种;

(5)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情况,需在联合治疗结束后且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屏障恢复正常 后再接种;

(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勢在结束治疗3个月后再接种;

(7)肿瘤控制良好、处于复查阶段,但免疫力、身体状况很差,或存在其他接种禁忌证暂缓接种。

3.肿瘤患者不建议接种的情形如下:

对前1剂疫苗或疫苗任何成分,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患者。

 

 

三、肿瘤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吗?感染新冠会有哪些症状?

由于肿瘤患者平均年龄大,并发症多,抗肿瘤治疗导致免疫功能抑制,因治疗需求反复出入医院,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潜伏期较短,多为1-5天,平均3.5天。常岀现发热、肌肉酸瘤、乏力、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3-5天后体温逐渐退至正常,可出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或味觉丧失,随着病情的好转及治愈,可恢复。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