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云南省119消防宣传月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省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投入标准化建设资金1250余万元,省级卫生健康系统微型消防站数量达447个,省一院、昆医大附一院等7家大型医疗机构建立消防安全实时预警系统,全省33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专职消防安全队伍,筑牢卫生健康系统消防安全屏障。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许伟介绍,省卫生健康委“网络化”构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纳入卫生健康行政目标责任制,实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评、同奖惩;分层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细化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和业务人员岗位责任;强化与消防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条块联动、部门协同、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标准化”赋能消防安全规范管理。率先制定《云南省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在文山召开消防安全标准化现场推进会,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领,省、市、县三级延伸,梯次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达标。加大微型消防站和“智慧消防”建设,规范医疗领域消防安全操作流程。落实月检查、日巡查和设施维保年度检测和半年演练,严格频次要求。
“动态化”清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立足消防安全新形势,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实行挂牌督办、跟踪销号。对新筹建运行的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疫苗接种点等,围绕装修材料使用、消防安全设施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等,实体化、专业化开展对口督导。2022年以来,开展实地检查810家次,督促隐患整改430余处。
“实战化”提升消防安全应急能力。连续五年举办全系统微型消防站消防安全“大比武”活动,以练促训、以训保战,培训消防安全专业化队伍245支1570余人,针对初期火灾,初步实现“1分钟响应赶到、3分钟到场补救、5分钟增援到位”。建立220人的消防安全专家库,落实日常督导、定期形势分析研判等制度。制作消防安全检查和培训示范宣教片,实现消防安全教育全覆盖。推动全省大型医疗机构完善消防应急、灭火应急疏散等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全系统消防安全能力和意识显著提升,为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立体化”打造消防安全宣传矩阵。今年消防宣传月期间,将重点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消防安全进医院、进科室”活动,组织各级医疗机构以授课、宣讲、演练、警示教育等形式,针对火灾防范、预警、处置,开展全员培训,营造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浓厚氛围。二是启动“标识化规范管理工程”,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加大投入,在重点部位实现消防标识规范设置“全覆盖”,按要求张贴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挂图及各类消防宣传标语、制度牌等,做到“抬头有警、防范入心”。三是筹备“第六届卫生健康系统消防安全大比武”,持续提升执勤训练、应急处置综合实战能力,努力做到建立一支队伍、树立一套规范、打造有影响的消防安全宣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