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整治城市电缆“蜘蛛网”问题,近日,普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电局、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信公司等部门和部分企业对中心城区嘎龙路、西门街、珠市街等老城区和城中村进行实地调研,针对供电和四大通信运营商各自为阵,重复立杆、线网密集杂乱等问题,研究制定了“五项措施”,治理城市电缆“蜘蛛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排摸整治工作。由普洱市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管线及杆线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各运营商开展排摸梳理,重点对废线、废杆及影响安全等杆线开展整治,并落实长效管控机制,发现新增线乱拉问题及时处置,做好杆线建新拆旧工作。
二是对各管线严格审批,落实监督管理。新建道路和项目规划审查过程中,根据相关规范,结合普洱现状,对管廊布置进行严格审查。各行业在主城区内安装线缆,必须符合规划,经过调查审核同意后才能进行线缆安装施工。各行业线缆需统筹合理利用已建的市政道路管道,设置主线缆和支线缆解决片区需求,不能针对每一个地块开发均接专线和“小电缆占用管道”,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已建成管廊路段按相关管理规定将具备线缆入地条件地段向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入廊相关手续,尽快推进线缆入地工作。
三是开展城市体检,补齐弱项短板。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69项指标,摸清城市现状和底数,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科学谋划城市更新项目和布局,着力解决城市空中“蜘蛛网”“飞线”“牛皮癣”等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列出补短板项目清单,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长效机制。
四是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强弱电改造,按照“最多改一次”的目标要求,指导建设单位优化改造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入地埋设、线缆梳理、杆路合并拆除、报废线缆清理等措施,解决好老旧小区“蜘蛛网”问题,避免反复开挖和施工扰民等问题,提高群众对改造工作的满意度,把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打造成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是完善政策支持、做好宣传引导。规范普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将出台《普洱市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管线管道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建立日常自检自查和协调督办机制,组织通信运营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及时整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城市更新政策和城市体检、各项整治工作成效,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更新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