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整治市场环境卫生。一是制作下发《“管集市”专项行动指引》200册、台帐模板13种、管理制度规范模板21个,督促、指导市场开办方健全完善台帐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现场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及标准。二是督促市场开办方规范市场秩序。全县农贸市场共新增销售案桌570张,基本满足季节性自产自销的摊位需求。规范占道经营82户,拆除乱搭乱建32处1355平方米、拆除私自安装的遮阴网、遮阳伞约1000平方米,严格管控进出市场的车辆,规范车辆停放,各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三是督促开办方严格落实消杀工作。严格要求市场开办方按照“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大清洁”的清洁消毒措施,对操作台面、垃圾桶、下水道、卫生间、肉类、活禽及水产等区域和部位实施重点消杀,并记录好消杀台帐。四是配齐配全保洁人员和设施,确保市场环境整洁。全县12个农贸市场共投入约2000人次定期开展市场大扫除,新购置垃圾桶(箱)约300个、垃圾清运车1辆。
着力加强市场疫情防控。一是压实农贸市场开办方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做好规范市场人员佩戴口罩、扫码进出场、体温监测,对水产区、活禽区、公共厕所等部位实施重点消杀。二是加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与措施,强化市场经营人员教育引导,提升市场交易参与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三是每周组织全县134名从事冷链食品销售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四是针对出入口较多的农贸市场,采取关闭部分出入口、集中人力物力的方式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五是通过协调,为县城三家农贸市场各配置了1套远红外线体温检测设备,一定程度缓解了农贸市场的防控压力。六是严格落实风险监测排查机制。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监测排查“111”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全覆盖监督检查,每周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检测,每周对冷链食品及环境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动态掌握辖区冷链食品经营主体底数和从业人员底数,每周开展134名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检测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139份,环境采样检测328份,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着力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商品明码标价工作。一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责令停业整顿猪肉摊位7户,生猪定点屠宰率明显提高。二是按片区组织专人加强市场内食品安全监管,发出责任整改通知200余份,持续督促熟食摊位使用三防设施。三是进一步规范食品从业人员穿衣戴帽,向农贸市场内食品从业人员免费发放工作衣帽约700套。四是督促指导明码标价工作。制作商品价格公示牌600块,交由县城3家农贸市场开办方使用、管理,确保县城农贸市场内鲜肉等重点商品基本实现明码标价。其他乡镇的明码标价工作也同步推进。五是组织开展了2期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培训,各农贸市场已基本达到农残检测每次不少于6个样本、检测结果公示的要求。
着力强化野生动物和活禽交易监管。一是指导农贸市场建立野生动物禁止交易野生动物管理制度,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纳入市场管理员巡查内容,截至目前,未发现农贸市场内有野生动物交易。二是规范了活禽宰杀销售“三隔离”和水产宰杀。农贸市场内,凡达不到活禽宰杀“三隔离”要求的,一律暂停经营,改造完毕后方可继续经营。水产经营户不按水产宰杀要求配备杀鱼台的,暂停杀鱼,待按要求配备好方可继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