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1100台心脏急救设施AED让惠民实事造福于民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4 10:09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省政府202010件惠民实事之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的总体部署,截至20201231日,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已牵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昆明市安装点位选定、师资培训、使用人培训、1100AED安装上线运行等各项工作,是全省首批投入AED设备运行的城市,将全面助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中国健康之城建设。

全球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约300万例,我国约55万例,平均每分钟死亡1人,且80%病例发生在医院外。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大约有50%的抢救成功率,这被称为黄金4分钟。如果使用AED配合进行电击除颤,成功率高达90%。因此,在公共场所安装AED及时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很有必要。

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惠民实事实施工作,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昆明市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抓总,周密安排,成立由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机关事务局、市红十字会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细化工作方案,确保任务按期推进。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10部门印发《昆明市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工程目标、实施范围、实施内容、进度安排、组织保障、绩效评价等具体工作,突出了市、县级选点安装、师资和使用人员培训、管理维护等重点任务,建立工程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实行AED建设推进工作周报制,不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三是筛选重点安装点位,发挥设备最大效用。根据省级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公共场所安装点位优先保障:1.公共交通站2.大型商场3.高等院校和住宿制高中4.集中办公的政务中心、政务接待大厅5.旅游景区、游乐场所6.体育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等,以及其他经过专业评估应安装的人员密集场所。为确保重点安装点位的精准性,卫生健康部门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在由下而上动员各大公共场所主动申报安装点位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由上而下梳理推荐各系统、各行业、各领域的重点公共场所安装点位,层层筛选,确保重点安装点位无遗漏、广覆盖。同时,组建基层工作小组,反复摸排、实地踏勘安装点位的科学合理性及辐射效应,严格按照量化评分表对预选点位进行量化评估,最终确定重点安装点位。

四是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提高使用人培训质量。按照分级培训原则,从市延安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抽调10名心内科专家成立市级专家组,参加省级导师师资集中培训,负责对县级70余名专业师资的培训、指导、质控等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和智库作用。由县级师资分批次、分时段,按照每台AED不少于10名使用人的标准对使用人进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技能培训、一对一实操考核,累计开展300余场1.1万名使用人的培训。顺利通过线上线下考核的人员获得云南省急救中心统一制发的《云南省心脏急救员培训合格证》,从而确保现场急救操作及时规范。

五是加强目标管理,实时追踪问效。为确保惠民实事按时兑现,市卫生健康委接到工作任务后,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研究确定将AED配备建设任务纳入2020年对各县(市)区年度考核责任目标,及时下达项目资金,全力推进。执行工作督导制度,通过省级专项督导、市级点对点跟踪、领导小组定期通报、问题单位约谈提醒等多种方式,加强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确保该项惠民实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截至20201231日,昆明市1100AED已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安装点位覆盖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地铁站、汽车客运站、大型会展中心、旅游景区、体育场馆、高校、住宿制高中、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

昆明市布设的AED设备整个外箱为橙色,外侧标注了使用说明,箱内放置AED。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打开柜门即可取用AED。同时,外箱装有一个信号发射器,当有人打开柜门拿出设备时,设备会发出警报,同时通知后台管理人员。AED会自动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使用起来也只有简单的四个步骤:开机连接放电除颤,全程还有语音提示操作,简单几步,人人学得会,将大大提高公共场所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