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2017年,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云南省第四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16-2020年)》各项工作,艾滋病疫情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在监测干预、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已从全国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转变为全国艾滋病防控的示范区。
一、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控工作,每年定期召开省防艾委全体会议进行专项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就防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陈豪书记亲自出席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慰问一线防艾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与社会组织座谈。2017年8月,为表彰云南省委省政府在防艾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推动实现“三个90%”创新精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为高峰副省长颁发了“杰出领导与创新者奖”。
各级党委政府继续落实 “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防治艾滋病责任目标书,列入年度主要考核内容。
各级防艾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广电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公安、司法、食药监、卫生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工会、旅游、铁路、民航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外出和建设工地农民工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教育部门将预防艾滋病内容列入大学、中学、小学高年级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和考试内容,并在全省开展了大学新生入学禁毒防艾知识考试,全省所有艾滋病致孤儿童都落实了免费上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红十字会、共青团、妇联、民宗委等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的社会实践和防艾宣传活动;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对贫困艾滋病患者的关怀救助,截至2017年9月,全省共对纳入城市低保的16,65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纳入农村低保的15,12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救助了7716万元;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强化边境防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艾滋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稳步推进、进展顺利
为加强和巩固我省艾滋病防控工作,2016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部署,启动实施我省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要求继续举全省之力防控艾滋病。目前,各项防控目标正按计划有力、有序、有效、加快推进和落实,确定的分阶段年度各项指标任务均按要求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加快推进三个“90%”和两个消除目标的实现
实现“三个90%”(即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得到抑制)和消除血液传播、消除母婴传播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全球公共卫生目标,也是控制艾滋病流行实现“零艾滋”的必由之路。我省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为加快实现“三个90%”的目标,我省今年下发了《云南省实现“三个90%”艾滋病防治目标实施方案》、《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控制手册》、《云南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和《云南省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四个工作方案,对2020年实现“三个90%”和两个消除制定了详细、针对性强和可操作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全省建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和快速检测点2680个(其中村级快速检测点358个),监测检测网络覆盖100%的县、99.7%的乡镇和社区。检测人数持续增加,发现率从2010年的58%提高到目前的80.2%(高于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抗病毒治疗人数从2004年不到100人增加到7.8万人(正在治疗),79.6%的存活感染者得到治疗,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94%(病毒载量低于1000拷贝),2010年以来至少避免了2.5万例艾滋病患者死亡。全省继续保持无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83%,明显低于全国同期5.7%的平均水平,2005年至今已避免了约4000名儿童感染HIV,母婴阻断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省累计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患者14,110例,正在治疗6647例,是全国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19个省中承担任务数和实际在治人数最多的省份。
今年确定的发现率、治疗覆盖率和治疗有效率三项指标分别达到80%、80%和84%,目标将按期实现。
四、加强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周边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巩固和完善
为加强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先后启动和实施了“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和“云南省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建立了跨境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综合服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对6万名在我方境内长期居住或事实婚姻的外籍人员进行了检测干预,发现感染者近1000人,已累计提供抗病毒治疗1257人,母婴阻断200余例。我方承担的国际义务受到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为全球树立了典范”。
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取得突破
一是推进艾滋病自主检测,在全省8个州(市)50个药店开展唾液自主监测销售试点,在全省8所高校推广尿液自主检测项目,弥补了我省又一空白。二是与公安部门合作,在全国率先实行美沙酮外带治疗项目,在全省8个县(市区)8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开展试点,极大地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三是启动了母婴阻断消除试点工作,为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的目标,我省和国家卫计委在临沧市临翔区与德宏州芒市开展消除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四是开展抗病毒治疗脱失病人的找回工作,促进脱失患者重新入组治疗,今年1-8月,全省共找回1233名患者重新入组抗病毒治疗。
六、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健康发展
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省级财政安排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经费从2012年的1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090万元;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从31个增加到117个,项目数从31个增加到118个;参与领域也从5个领域扩展至高危人群干预、创新领域、技术支持领域等16个领域。
作为社会组织的代表之一,“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成功举办了首届性病艾滋病学术大会,积极搭建我省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学习的平台,包括何大一等全球著名专家学者500余人莅临会议。
七、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高级官员和技术专家先后5批次到我省实地考察和交流,并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第39届执行董事会议并在会上作主旨演讲,受到参会各国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认为“云南省艾滋病防控给世界一个信心”。在今年召开的艾滋病防治国际研讨会上,云南省卫计委代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云南省大规模人群中探索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和策略研究进展》进行大会报告。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共150余人参会。云南省的艾滋病防治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交流了云南经验、彰显了制度优势。
八、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按照《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我国今年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为Right to Health)。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治艾滋病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一个人贡献力量,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共同努力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省防艾委继续在全省组织开展宣传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