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防艾办(局),各相关社会组织:
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2016年度项目于2016年6月启动、2017年4月底结束。根据项目协议,省项目管理办公室于2017年5月24-27日在昆明举行了项目结题验收培训班。省级专家采取集中验收的方式,分组、分领域从项目执行情况、财务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的创新性、取得的经验亮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查验各项目的结题报告、项目活动痕迹资料、财务结题报告和财务原始凭证等,认真填写结题验收表,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对各州(市)项目管理人员及实施项目的社会组织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培训。现将结题验收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度省级社会组织项目是2012年开展项目以来投入资金最多、参与社会组织数量最多、中标项目最多、执行效果最好的一次项目。中标的109个项目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60个县(市、区)和106个社会组织,验收覆盖率为100%。验收结果:109个项目全部如期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其中19个项目被评为优秀、33个项目被评为良好、57个项目被评为合格,首次未出现“延期结题或不予结题”的情况(详见附件)。
二、项目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验收结果显示,执行项目的社会组织均能按项目协议的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在活动与核心指标完成质量、经费使用规范性、痕迹资料收集完整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项目的实施,社会组织为社区药物滥用者、男男性行为人群、低档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和其他高危人群提供了宣传、干预、检测和转介等服务,扩大了干预的覆盖面,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体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宗旨。
验收结果显示,2016省级社会组织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干预覆盖面达45837人、204602人次,各类人群的陪同检测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干预社区药物滥用者、男男性行为人群和低档暗娼人群12833人,动员9882人接受HIV检测,陪同检测率为77.0%;干预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其他高危人群17425人,动员10855人接受HIV检测,陪同检测率为62.3%;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13328人,动员12675人转介接受CD4检测,陪同检测率达95.1%,并陪同转介6589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干预抗病毒治疗脱失的感染者/病人1562人,成功动员525人重回治疗。同时,部分社会组织针对目标人群的特点,探索了社会组织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许多经验和亮点,具体如下:
(一)社区药物滥用者干预领域
执行该领域项目的社会组织,通过将辖区疾控中心、美沙酮治疗门诊、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服务于药物滥用者的网络。通过项目提供的专题知识讲座、小组活动、个别干预、网络干预、家访、HIV陪同检测、阳性陪同转介等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社区药物滥用者干预的覆盖面和HIV检测率,减少了社区药物滥用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成功转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医疗服务,并利用社区的力量帮助他们逐渐回归社会。
(二)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领域
社会组织针对不同类型的男男性行为者,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干预方法,将网络干预与面对面干预有效结合,充分使用网络、微信、QQ、APP等新媒体社交工具,使项目活动覆盖更多目标人群,并根据需求为目标人群提供了线上咨询、陪同转介、上门检测、预防使用新型毒品等灵活多样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我省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活动的质量和规范性,并增强了该领域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能力。
(三)低档暗娼干预领域
社会组织在开展传统的同伴教育、陪同转介等干预活动的同时,在许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例如:通过项目接触,与目标人群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将干预活动扩展到嫖客、男性性工作者等其他高危人群,发现阳性嫖客并成功转介抗病毒治疗,为此类“难点人群”找到干预的突破点;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与当地妇幼保健院、皮防站等合作,根据目标人群需求,在做宫颈癌筛查和性病检查的同时开展HIV检测活动,促进了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持续的干预,有效动员低档暗娼接受HIV检测、劝离岗位或接受抗病毒治疗。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管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