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楚雄州南华县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初显成效。一是加强领导,保障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大医改工作的统筹协调。批准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5人,人员通过公开选调已到岗履职。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对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二是建立机制,力求突破。把机制体制的建设放到最突出的位置,出台“南华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偿、医药价格改革、药械耗材集中采购、绩效考核”等10个配套方案,重点围绕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在职在编人员经费补助(含彝州津补贴、社会保障等),县人民医院按60%(改革前按38%)比例纳入县财政预算,县中医院按70%(改革前按48%)比例纳入县财政预算,将改革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由医院全额承担转变为县财政全额承担,减轻医院发展压力。除中药饮片外,公立医院其余所有药品均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严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人事改革,增强活力。在全州进行公开竞选任用县人民医院院长,完善院长任期目标考核办法,县财政安排20万元对县医院院长5年任期进行考核奖励。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坚持竞聘上岗,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性用人机制。目前职称降级10人,打破了论资排辈,只晋升,不降级的习惯做法,做到能上能下,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热情。四是项目建设,夯实基础。县中医院总投资5028万元,建筑面积12201平方米的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占地86.5亩,建筑面积32000㎡,项目建设标准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划设置病床300床,预计总投资210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内装饰,就医环境大幅改善。五是完善支付,降低费用。积极推行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组付费制改革,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实行“总额控制,定额管理,按月结算,超支分担”与“按病种结算”相结合的复合型结算办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六是创新服务,提升能力。在全县范围内正式启动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托管各6家乡镇卫生院,实行营运管理服务新模式,逐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南华县公立医院2016年1-8月总诊疗人次234356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6%。医疗业务收入5692.1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54%。人均诊疗费用231.4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2%,其中:门诊人均诊疗费用85.4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5%、住院人均诊疗费用3171.9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初步实现政府得信誉、医院得发展和患者得实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