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春主任在2015年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14 11:03       浏览次数: 【字体:

谋发展    抓改革

全面促进我省医疗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2015年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笑春

 

同志们:

继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午,宽寿副主任总结了去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对今年的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要求和安排,讲的很好,我非常赞同。请各州(市)卫生局(卫生计生委)及各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做好全年医疗管理工作。医疗管理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下面,我从明确医院建设方向和院长管理责任,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前一阶段全省医疗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省陆续制定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医疗服务便民惠民等政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重点,推动医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在能力建设方面,针对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薄弱的状况,实施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远程医疗教育、手术示范等远程医疗活动,有效提升了全省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在内涵建设方面,坚持等级医院评审,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加强医院基础质量管理,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在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方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实现了全省县级医院门诊病历“一本通”,普遍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增设了午间门诊、方便门诊,方便群众就医。逐步推行同级医院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连续三年实施“光明工程”和贫困尿毒症透析救助项目,为白内障患者和尿毒症患者提供了救助。是在对口帮扶方面,赋予三级医院更多的帮扶责任和义务,加强针对下级医院的业务指导和对口支援力度,大力推行紧密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对提升基层机构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方面,无论是“3·01”昆明暴恐事件,还是“8·03”鲁甸地震,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到达救治现场,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这充分表明了我们的医疗队伍是一支在紧急关头能够靠得住、顶得住、用得上的队伍,是可以让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医疗救治力量。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卫生计生委,对大家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医疗管理、质量和服务的整体水平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少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其等级不相称。究其原因,是包括我们卫生行政部门在内的一些同志,思想上还存在偏差和盲区,如: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实力的积累;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规划;注重外向规模扩张,忽视内部精细管理;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照顾;注重各项量化任务指标的完成,忽视从细节入手改善服务和质量。对比国内外先进医院,我省医院的规模、条件、硬件、设施设备、医疗技术和水平等都没有太大差距,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在于没有一个围绕病人的完善的服务体系,不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感受。虽然我们也提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并不是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从医院的角度、从医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改革,要通过建立新的机制和体制,使整个医疗服务水平与患者的需求相适应。

二、发展与改革是当前我省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发展与改革,是当前我省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医疗卫生发展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来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的医疗卫生工作较发达省市而言,除了繁重的改革任务以外,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发达地区在已经形成的相对完备的基础体系上考虑如何提升、如何完善时,我们还不得不兼顾如何打基础、建体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需要我们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作为强劲动力,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两手都要硬。前些年,我们过度注重公立医院规模和数量的发展,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一些优质医疗资源被“稀释”,引发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医院疲于应付,通过延长医生工作时间、取消休息等一些相对初级的方式来解决医疗供需矛盾,反过来又加剧了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形成不良循环,埋下更多隐患。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从规模扩张尽快转型到内涵建设上来,更加注重医院精细化的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我们讲改革,就是要盯住薄弱,针对与医疗需求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的方面“动手术”。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层承担更多医疗任务,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解决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的问题。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调整,让大多数普通常见病在基层、在社区、在县域内得到有效诊疗服务,方便快捷地治疗康复。大型医院要把精力转到疑难重症的诊疗、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攻关上来,真正体现出大医院应有的地位和品牌。

三、明确医院领导工作重心,抓好重点工作

院长是医院建设管理的核心,管理范围涉及医院建设方方面面,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各位院长要注重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化解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克服主要困难上来。首先,要抓好医院管理。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基础,管理出问题,会引发很多次生问题;其次,要抓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最后,要抓好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作为一院之长,既要立足于解决医院当前的问题,更要着眼于医院的将来;不仅需要谋划医院眼前的发展,还要为医院未来5-10年的发展考虑。只会处理眼前问题,而不考虑医院长远发展的院长,不是称职的院长。

医院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和学科建设,目前我省各医院均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立医院的不断扩张,人才匮乏的问题愈发突出。各大医院解决医疗卫生人员不足的最便捷途径就是从基层引进人才,最终导致基层人才往上级医院流动,基层人员大量流失,造成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降低,导致基层群众看病更难,病员不断向上级医院汇集。对此,省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并着手研究解决。近几年开展的等级医院评审主要解决医院管理、服务规范的问题,以实现持续改进、整体提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解决的是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而内设科研机构建设解决的则是构筑人才培养和科研载体的问题。通过这些工作多管齐下来解决医院的长期发展、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问题,也是医院院长应当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各位院长应当清楚作为院长所承担的责任,把握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做好授权和层级管理,实现责、权、利的结合。

四、明确医院发展方向,强化医院内涵建设

长期以来,医院如何发展困扰着很多院长。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卫生资源缺乏、医院数量少、规模小,导致了公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或以联合办院等方式来扩大医疗资源总量以应对群众需求。医疗资源的增加、病床数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一直不高。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医院质量、改善服务,要求医院优化就医流程,甚至延长工作时间,但由于大医院门诊量的不断增加,早已超出医院的接纳和承受能力,患者就医感受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将医院的发展方向定位为规模、数量和床位的扩张能否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医院均是千张以下床位数的医院,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医院做强做好,即以医院的能力、水平、成果形成品牌和地位,而不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最大。什么是好?好医院的标准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两句话:“好看病”,“看得好病”。“好看病”是指患者能够相对方便轻松的得到人性化诊疗服务来完成诊疗过程,这就要求医院服务体系完备,服务质量高。“看得好病”是依托医院的水平和能力,能够解决与其等级相匹配的疾病诊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医院的发展方向,主要不应是床位的多少、规模的大小,而应是医疗技术、质量安全、服务水平、病人的评价口碑。我们应借鉴国际国内办得好的医院的发展经验,确定好目标后持续推进工作,久久为功。最近3-5年,等级医院评审、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机构建设将是我们的常态化工作,我们将进一步通过这些工作的规范化效应,督促医院持续改进。今后的重点专科建设也将细化评审过程、注重三年计划、建设目标和工作成果,定期进行检查。内设机构建设将着重于人才培养、核心团队建设和科研成果产出,以上这些工作都是医院发展、建设的核心和本质。

与此同时,大型公立医院应当主动承担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责任担当,深入分析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发生的原因,重视纠纷的处理,矛盾的调解,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一些大的纠纷和矛盾院长应当亲自处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立足于从自身做起,主动做更多工作来化解矛盾,这就要求医院、医务人员要恪尽职守,坚守本职,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严肃处理未尽职尽责的人员,不论出现什么问题,出现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能成为医务人员放弃职责、放弃底线的理由。同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要全力维护好医院、医生的合法权利,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一旦出现暴力违法伤医事件,医政医管部门的同志应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医院开展工作,同时应切实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依法依规处理事件,充分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让全社会理解医院和医生,了解目前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努力。

同志们,服务卫生计生工作,服务深化医改,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医疗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