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式组建,试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通过实行“两统一”、“两创新”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实施“两项改革”、推进“两个强化”, 联合体运行顺利,成效明显。
两院按照“八个不变”即机构性质不变、独立法人资格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人员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权归属不变、功能定位不变和承担义务不变的基本原则,由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师宗县人民医院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两统一”:一是统一运行管理,师宗县人民医院的院长任命,由联合体管委会提名,经共管部门审议同意后,按原干部管理程序由师宗县卫生局任命。两院人员实行柔性流动,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开展诊疗服务或者兼任学科带头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和培训。统一后勤服务平台和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医用物资的统一采购平台。师宗县人民医院的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同时接受师宗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二是统一资源调配和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探索开展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转检、继续教育等院际协作服务,推动资源共享,优化服务流程。利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实验设施,探索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查中心和影像诊断中心。强化两院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与合作,联合开展科研和教学。师宗县的床位资源转化成康复床位、老年护理床位,作为急性期诊疗的后疗通道以及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护理需求。
“两创新”: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市、县两院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推进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注重健康管理,加强居民的健康监测和慢性病预防;注重全专结合,大力培养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联合对相关疾病进行诊疗;注重全程连续,为患者提供双向转诊服务,建立涵盖治疗、康复和护理功能的连续、全程的服务链。二是创新服务手段,率先开展市、县两院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医师多地点执业等服务手段创新。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基础上,率先搭建统一的预约服务平台,实行联合体统一预约服务。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联合体内率先扩大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范围,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在联合体内率先推进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病种的规范化治疗。率先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居民健康的监测和管理。
“两项改革”:一是整合资源。将原来分散的19个行政、业务科室合并行政事务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医务部、护理部、政工部、保障部等7个部门。其余科室归并为大部下的二级科室,职能部门领导、二级科室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公开公平竞聘。二是积极推进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新分配方案大幅度向环境艰苦、风险高、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一线岗位和高层次优秀人才倾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医院业务发展步伐。对师宗县人民医院现有的业务用房和科室布局进行调整,新增病床60张,新增彩超、生化、1.5T核磁共振和16排CT各一台,方便了患者就医,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强化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市一院派驻院长1名、业务副院长1名到师宗分院进行长期管理。选派10名专家进行技术帮扶,涵盖心血管、呼吸、普外、骨科、妇产、放射影像专科,为师宗医院全院职工培训460人次,同时选派业务骨干赴市一院进修,加强师宗县人民医院的诊疗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
市一院、师宗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运行5个月来,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了“大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矛盾,为实现“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机制保障。师宗县医院陆续开展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脊柱畸形矫形融合固定术、全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胃大部切除术等19项新业务。2014年3月-6月,师宗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5.87%;门诊人次增长40.26%,手术人次增长25.84%,县外转出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