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率先在全省实施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来源:厅办 发布时间:2014-04-04 16:57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构建科学合理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曲靖市率先实施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试点。
2014年1月,师宗县委县政府、曲靖市卫生局、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县卫生局组成改革调研小组,对市第一人医院和师宗县人民医院的发展现状及组建医疗联合体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形成了组建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经曲靖市人民政府同意,于3月5日,正式组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师宗县人民医院加挂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分院牌子。
两院按照机构性质不变、独立法人资格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人员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权归属不变、功能定位不变和承担义务不变的“八个不变”原则进行整合。联合模式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师宗县人民医院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管理体制为: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市一院选派院长1名、业务副院长1名到师宗分院进行长期管理。运营模式为:一是建立联合体内分工协作机制。联合体内以信息化为基础,开展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转检、继续教育等服务,促进师宗县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二是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在联合体内搭建统一的预约服务平台,实行联合体统一预约服务。三是建立医院业务指导和培训机制,选派两名技术骨干到师宗县人民医院任临床科室主任,进行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师宗县人民医院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市一院进行进修和培训。四是建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机制,对师宗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布局和临床科室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调整。五是建立和完善医药分开机制。六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
通过医疗联合,将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解决好“大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矛盾,为实现“建机制、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机制保障。对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和符合曲靖实际的公立资源整合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2014年1月,师宗县委县政府、曲靖市卫生局、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县卫生局组成改革调研小组,对市第一人医院和师宗县人民医院的发展现状及组建医疗联合体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形成了组建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经曲靖市人民政府同意,于3月5日,正式组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师宗县人民医院加挂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分院牌子。
两院按照机构性质不变、独立法人资格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人员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权归属不变、功能定位不变和承担义务不变的“八个不变”原则进行整合。联合模式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师宗县人民医院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管理体制为: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市一院选派院长1名、业务副院长1名到师宗分院进行长期管理。运营模式为:一是建立联合体内分工协作机制。联合体内以信息化为基础,开展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转检、继续教育等服务,促进师宗县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二是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在联合体内搭建统一的预约服务平台,实行联合体统一预约服务。三是建立医院业务指导和培训机制,选派两名技术骨干到师宗县人民医院任临床科室主任,进行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师宗县人民医院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市一院进行进修和培训。四是建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机制,对师宗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布局和临床科室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调整。五是建立和完善医药分开机制。六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
通过医疗联合,将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解决好“大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矛盾,为实现“建机制、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机制保障。对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和符合曲靖实际的公立资源整合模式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