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取得新进展
来源:厅办       发布时间:2014-03-07 17:28       浏览次数: 【字体:

听力障碍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听力是婴幼儿感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重者可导致聋哑,轻者将导致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对于尽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降低儿童听力残疾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卫生厅不断与省财政厅、省残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全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得到巨大推动:一是建立起覆盖全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全省各级各类助产机构均承担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选定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第一人民医院和昆明市儿童医院为省级听力障碍诊断中心,分片承担诊断、治疗和技术培训工作。二是实现新生儿免费听力筛查。2012年,省政府“妇幼健康计划”启动以来,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服务纳入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推开,所需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列支,为新生儿提供均等筛查服务。三是不断完善随访和干预治疗工作。2014年,与省残联进一步理顺了“筛查、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对筛查过程中可能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由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共同随访,督促其尽快得到诊断和治疗;对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及时转介至残疾机构,通过早期佩戴助听器以及早期语言康复训练,确保听力障碍儿童早发现、早干预,降低“因聋致哑”发生率。四是配置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为全省129个县级妇幼保健院配置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仪,于3月3日全国爱耳日正式配发和培训。五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年,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为39.23万新生儿开展了免费筛查,筛查率为73.63%,较2012年37.17%上升36.46个百分点;全省新生儿听力确诊67例,治疗38例。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