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龙陵县作为全省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明确核心,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二是明确重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推广床日付费和按病种付费制度。三是健全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行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四是依托项目,加强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上海新华医院第二轮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为契机,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全县医务人员的培训。五是强化落实,完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深入开展医务人员“五不准”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保证金制度,收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保证金51.8万元。六是加大投入,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七是围绕中心,大力推行惠民便民措施。
通过以上工作措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步回归。实行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对群众优惠111.52万元,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对群众优惠29.16万元,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二是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实施双向对口支援、人才引进和高端人才培养等项目,引进了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县外转诊率逐步下降。 三是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通过推行临床路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增强了服务意识,减少系统性医疗差异,实现医疗质量“优质、高效、低耗”。公立医院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全年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及医疗差错。四是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健康教育俱乐部新模式和十项便民惠民措施的落到实处,使患者对医院、职工对领导班子的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