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
来源:厅办 发布时间:2013-10-11 14:50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2012年以来,临沧市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医改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在云县、耿马、凤庆、双江四个县实行试点,在落实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价格调整机制、医保支付制度、能力建设和便民惠民措施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是落实补偿机制有新成效。市级财政每年列入预算200万元支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试点县共投入资金461万元用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一县一策”的要求,各试点县将在职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用列入财政全额保障范围,对编外临时人员工资、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建设、“三无”病人救治以及取消药品加成后损失的合理收入等费用给予补助,确保了县级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新举措。积极探索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相结合的人事制度改革,针对各单位普遍存在编制不足问题,通过聘用编外临时人员给予补足,财政给予编外临时人员工资补助的方式促进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实施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县、乡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技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医德医风、病人满意度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价格调整机制有新突破。各试点医院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达到“三降一消一升”的目标。
四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新进展。积极探索新农合参合患者、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一站式”服务。
五是能力建设有新提高。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狠抓医院内部管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落实医院核心制度,通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促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六是便民惠民措施有新改善。积极推行“预约诊疗”、“一站式”服务、“无假日医院”等便民惠民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
通过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四个试点医院1至8月共完成门诊诊疗49万人次,同比上升16.45%,住院治疗3.6万人次,同比上升20.4%,业务总收入2.05亿元,同比增15.23%,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患者688.64万元。
一是落实补偿机制有新成效。市级财政每年列入预算200万元支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试点县共投入资金461万元用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一县一策”的要求,各试点县将在职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用列入财政全额保障范围,对编外临时人员工资、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建设、“三无”病人救治以及取消药品加成后损失的合理收入等费用给予补助,确保了县级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新举措。积极探索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相结合的人事制度改革,针对各单位普遍存在编制不足问题,通过聘用编外临时人员给予补足,财政给予编外临时人员工资补助的方式促进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实施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县、乡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技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医德医风、病人满意度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价格调整机制有新突破。各试点医院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达到“三降一消一升”的目标。
四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新进展。积极探索新农合参合患者、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一站式”服务。
五是能力建设有新提高。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狠抓医院内部管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落实医院核心制度,通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促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六是便民惠民措施有新改善。积极推行“预约诊疗”、“一站式”服务、“无假日医院”等便民惠民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
通过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四个试点医院1至8月共完成门诊诊疗49万人次,同比上升16.45%,住院治疗3.6万人次,同比上升20.4%,业务总收入2.05亿元,同比增15.23%,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患者688.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