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病有所医”的目标,红河州实施建设“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生活、健康居民”的“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要求,红河州将全面实施全民健康工程,采取七项措施,计划到2017年,全州居民参合率达到100%,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全民健康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红河州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工程,红河州委书记杨洪波对此专门批示:“我州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好、发展快、成绩优,希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抓重点、上水平,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保基本、强基层、创等级、扩总量,为群众健康服务。每个县市必须保证有一所公立医院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全面提质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服务功能,全州通过多渠道投入方式,五年完成卫生总投入超过100亿元,扩容卫生资源总量。力争到2017年,建立健全惠及全民、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全民健康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参合率达到100%,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二是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滇南中心医院。按照滇南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医疗资源、发挥优质人才资源效应,建设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基层指导为一体,科研能力强、业务技术精、辐射带动效果好的高水平、区域性综合医院。在新区规划300—500亩地作为滇南中心医院建设用地,概算投资力争达到15亿元,争取列入2014年国家和省项目建设规划。
三是全面实施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果。落实“美丽家园”行动计划部署,加强乡镇、村两级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监督指导药品配送安全、及时、有效。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好病”问题。
四是加快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现优质人才服务人民健康。在新区规划用地100亩、概算投资2亿元,建设卫生高端人才苑,为国内外医学类院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和具有突出成就的主任医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在职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40岁以下,中专、专科学历以下的人员在3年内分别达到大专、本科学历水平。州县两级医院要加强与各类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和协作,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专家人才队伍。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借助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人才培养优势,采取以会代训、学历培训、委托培训、定向培养等形式,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和服务能力,在基层留住一批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业务精通的卫生人才,为基层群众健康服务。
五是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打赢第三轮防艾人民战争。继续严格执行防治艾滋病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目标考核制,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以实施省级重点地区项目为契机,把红河州创建为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及综合防治的典范,确保我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有人抓、抓得好、抓出成效。
六是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广覆盖、上水平。力争2017年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实现全覆盖。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和省政府惠民工程,力争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SITESERVER_PAGE]
七是发展卫生循环经济,创建绿色医院,打造健康休闲服务产业。到2017年,全州50%以上二级医院、所有三级医院达到或接近绿色医院水平,杜绝因药物滥用引发的药源性疾病。广泛推广农村卫生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千村万户沼气工程”。要按照健康休闲服务产业行业标准和执业规范,大力发展与健康休闲相关的服务产业,构建健康休闲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健康休闲服务产业,加强医疗保健、预防养生保健、康体休闲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服务、健康综合管理服务等特色服务产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