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突出“四个重点” 巩固已有成效
来源:厅办 发布时间:2013-04-03 11:22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2012年我省艾滋病临床治疗工作取得4项主要成效:一是策略措施不断完善。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工作规范(PITC)》、《云南省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试行)》、《云南省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等文件。二是工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206家医疗卫生机构独立开展了免费抗病毒治疗,比2011年增加了19家。三是新增治疗人数大幅度增加。2012年全省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达到38055人,在治人数达到31731人,新增病人数首次突破1万例,新增病人的完成率达到127%。四是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在治病人的随访率、CD4检测率和病毒载量检测率分别达到97.9%、94.2%和95.2%,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死亡率为2.5%,连续获得国家“随访管理和治疗工作质量奖”。
2013年,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按照全省2013年防艾目标责任和工作要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艾滋病治疗工作计划,确保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目标具体、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各地必须切实按照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意见,落实并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治艾滋病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三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创新宣传教育思路,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把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效果充分传递给服务人群。进一步扩大治疗覆盖面,完成今年国家下达我省新增抗病毒治疗12500人的任务,CD4<350/ul或者是艾滋期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并努力开展单阳家庭阳性配偶、阳性MSM和暗娼治疗工作,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规范治疗、提高质量。四要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继续落实“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策略,继续推广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技术机构为支持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总结抗病毒治疗病人下移到乡镇和社区管理的经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让社区和社会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13年,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按照全省2013年防艾目标责任和工作要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艾滋病治疗工作计划,确保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目标具体、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各地必须切实按照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意见,落实并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治艾滋病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三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创新宣传教育思路,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把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效果充分传递给服务人群。进一步扩大治疗覆盖面,完成今年国家下达我省新增抗病毒治疗12500人的任务,CD4<350/ul或者是艾滋期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并努力开展单阳家庭阳性配偶、阳性MSM和暗娼治疗工作,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规范治疗、提高质量。四要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继续落实“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策略,继续推广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技术机构为支持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总结抗病毒治疗病人下移到乡镇和社区管理的经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让社区和社会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