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儿童健康状况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
来源:厅办       发布时间:2012-12-11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儿童健康状况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卫生部,省卫生厅和怒江州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开展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重点联系点工作。近期,卫生部,省卫生厅共同派出专家深入怒江福贡、泸水两县调研妇幼卫生工作。专家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认为,影响怒江州儿童健康和妇幼卫生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怒江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发育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非常特殊的儿童生存环境;二是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该地区部分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健康素质调查的结果显示,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傈僳族四个少数民族儿童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等疾病,营养性疾病占总发病数的92.9%。营养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怒江州少数民族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三是县级虽已基本形成了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县妇幼保健机构为技术指导中心的农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但存在人员不足及服务能力偏低的现状。
    同时专家组还认为,怒江州儿童健康面临以下问题和困难:一是交通工具、基本设备缺乏,严重限制妇幼卫生服务的提供;二是妇幼卫生人员数量和能力无法满足妇幼卫生服务的需要;三是群众保健意识薄弱,影响妇幼卫生服务利用;四是物质条件不足限制儿童健康成长;五是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影响健康知识传播效果。
    专家组表示,下一步将根据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重点联系点工作方案,完成定量调查,分析数据,形成完整的基线调查报告。最后将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组织国家级、省级妇幼卫生、卫生经济、人口与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撰写2012-2015年供方能力建设、需方健康教育、督导及监测评估实施方案,指导怒江州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儿童健康状况综合干预工作的开展。

     |      分享到: